了,吴子玉无比惆怅地放弃了这笔p-40战斗机的买卖,宁可花一笔小钱购买北方军的空中支援。
而依赖于江浙财团的蒋光头,就财大气粗多了,眼睛都不眨地一口气全部吞下了这一百架p-40b战斗机,他是买不到飞机才更头疼。
转手倒卖确实是来钱的好办法,尤其是军火倒卖。
一来一往之间,居然将北方军购买十二架b-24重型轰炸机的窟窿给填平了,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了。
美国人倒是有两款重型轰炸机,一款是b-17重型轰炸机,一款是刚刚开始量产的b-24重型轰炸机。
两款都是非常优秀的四发重型轰炸机,b-17胜在载弹量大,拥有令人咋舌的7990千克航空炸弹最大载弹量。b-24胜在航程远,最大载弹量为4000千克,但是却是用与b-17相同的引擎,而且无论空重还是起飞全重均差不多,自然航程远多了。
b-24d重型轰炸机,总重27.7吨,最大载弹量4吨,采用4发1200马力引擎,最大航程5152千米,最大速度487千米每小时,成员8-10人,自卫武器是10挺12.7毫米的m2重机枪。
在远东战场,超远的距离是制约双方军力配置的一个关键因素,b-24重型轰炸机的航程优势毫无疑问的压倒了b-17的载弹优势。
第一七三章 空中航线
美国人显然非常具有商业头脑。美国政府悄然之间放开对北方军政府敏感物资销售禁令的消息,似乎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北美大陆。
也许是非常眼馋寇蒂斯公司和北美航空公司的军火合同,很多公司的代表,不约而同的找到了尼森公司差不多已经荒芜了的纽约办事处,卖力地向其推销其自己的各种商品。
很快,尼森公司纽约办事处接到了人在重庆的尼森伯姆指示,只要能够塞进货轮的东西,价格不是太离谱的话,都收下来。
打战并不仅是只有军火就可以完成的,军人需要吃饭,老百姓需要衣食住行,工厂也需要机床汽车等,各种消费品的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
北方军政府的生产结构一直就是畸形的,完全向着军工产品倾斜,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到了民国二十九年,缓过劲来的北方军政府,开始日益重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问题了。
美国人放开销售禁令之后,显然除了军火进口之外,北方军政府更在意那些用于全社会大生产的民用品进口。
一时间,还没有结冻的白令海峡成了非常繁忙的海运线路,大量的船只穿梭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