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先生拜师。如果你们输了,我只要求至庸兄此生不得再参加科考。这个条件,够优厚的了吧?”
杨举心中又是一惊。唐辙的这个条件太诱人了!他不会忘记,自己与老师前来杭州,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在浙党的大本营里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使浙党内部的士子们思想出现分歧。能够争取一两个到他们东林党的阵营自然最好,就算不能,也要以老师钱谦益提出的“致用”学,来打压浙党门下士子多数尊崇的明阳先生的‘明心见性’的王学。
第四十九章 外援难寻
可是眼下,如果自己真的可以让这三十二个万松书院的的精税,也就是浙党年轻一代的精税改投到东林门下。那么,哪怕这只是一个形式,也会对他们东林党与浙党的斗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效应会让天下士子们更加坚定的认为,他们东林党才是真正正义的代表,所以才会连对手的门人中的精英,也改投到他们的门下。
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杨举不敢想,要是自己真的做到了这一点,他对东林之功几乎可与偷信阻止沈一贯出山的李三才相提并论了。
面对这样战果的诱惑,一向冷静的杨举激动了。眼前的这件事虽然他也知道,风险很大,可是回报也很大。如果成功,他杨举便会很快成为东林党中领袖级的人员,声名之盛甚至可以盖过他的老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杨举把心一横。“好,我答应你。”
杨举连怎么比法都没有问,便直接答应了唐辙的要求。杨举的急切,被唐辙看在眼里。让唐辙心中窃喜。看来,自己的这一招果然有效,鱼儿已经开始上勾了。
“好,那咱们便来比一比。不过,我可事先声明,这次比试,不是为了你我,而是代表着我们万松书院和你们东林党。因此,为了能够比较好的代表咱们万松和你们东林。我想光以我们俩个比是不行的。我提议,咱们双方各出五人,以擂台的方式,分别比试在战场上最实用的两项技能:射箭和马战。不知杨兄意下如何?”
为了抢到这件奇功,杨举早已抛开了个人的科场功名。此时,他尽量事事依顺唐辙。对于唐辙提出的这个比试方案,他感觉也实在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于是便点头同意了下来。
“一言既出四马难追。那我们现在就把人员和时间定下来吧?”唐辙打蛇趁棍上,要一举把此事敲定。等到约定的各个细节都谈妥,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到时候,最算杨举想要反悔,也没有机会了。
唐辙所以会提出这个方案,当然有他的理由。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