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的河水,适宜耕种,因此汉人居民也相当的不少。这也岁月沉积渐渐形成的特点,汉人往往多数在有河流、宜耕种的平原地区聚居,而少数民族侧往往聚居在山林或草原这些不适宜耕种的地方。
就像现在的长白山。如果不是女真人这几年强大了,占据了辽东的大部分地区,以武力向大明进行掠夺,他们还仍旧居然在长白山里。
俞仁看中的正是此地的地形。镇江城五十里外便是长白山余脉,而镇江城周围又有一片足可养活数十万人的肥沃平原。他们选择在此地立足,首先有自给自足的基础。
女真人如果派大队进攻,他们万一真守不住,也可以选择退回深山中。待女真人的大队走后,再出山重新夺回城池。
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还是要在此地立足下来,并取得当地人的支持。而打下镇江城正是立足此地的第一步。
第三百七十八章 蒙古向导
皮岛虽然并不比皇城岛大上多少,可是这儿却临近大陆,从这儿乘船不过一刻钟便可到达陆上。所以这座海岛上住了不少的渔民。
为防渔民走漏消息,俞仁上岛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几条小渔船假装在海中打渔,实际上则是在暗中监视小岛上的渔船,看看他们是否有什么异常,所有渔船都被暂时禁止出海。这几条渔船,是俞仁在皇城岛时,向当地的渔民收购的。
同时,为了补偿海民的损失,俞仁派人设点收购渔民的海货,以高于市场价三倍的价格收购。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要消除岛上渔民对他们禁海的不满,二来是顺便还可以储存一些食物。万一战败逃跑,也不至于没的吃。
禁海之后,俞仁带着一盒礼物去拜访岛上一位最有威望的老渔民。
这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却依然精神矍铄。因为他是这座海岛上年岁最大的老人,在出海捕渔方面也是经验最足,一向受到大家的尊重。因他家中兄弟排行第九,大家都叫他九翁。
俞仁知道,自己今后要想在这一带立足,没有当地人的支持那是不行的。所以,他放下身段,亲自带着礼物来拜会这位九翁。
九翁是位很和蔼的老人,见到俞仁带着一大堆的礼物来,他倒很是受宠若惊。
一翻客套之后,俞仁首先挑明了自己的身份。说自己仍是大明辽东参将,受巡抚王大人之命,前来夺取镇江堡。
九翁听说了俞仁的话,倒是很意外,他不是意外于俞仁他们的身份。这一点,他早就猜到了,他意外的是俞仁居然如此的信任他,一见面便向他表明了身份。这让老头子很受感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