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一早服侍父亲上早朝,姨娘寅初便起了,父亲怜惜姨娘,让我给太太带个话,今天早上的定省,看在他的面子上就免了罢!”
不像解释,倒像示威。
大太太脸上阴云密布,“那你为何不早说?”
雨霞垂下头来,轻描淡写道:“是女儿一时疏忽,见了兄弟姐妹们高兴起来,倒把这事给忘了。”
是你想在所有兄弟姐妹及姨娘到齐的时候再说出来,好落大太太的面子吧。
看来大太太与柳姨娘的斗争十分白热化啊。雨澜暗暗欣喜,这样子,大太太就会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合香阁,那她这个无足轻重的小庶女就安全多了。
说白了,对大太太而言,她只是个纤芥之疾,而柳姨娘才是心腹大患。
马克思教育我们处理任何事务都要抓住主要矛盾,大太太也当懂得这个道理的吧。
大太太心里骂了一千遍一万遍狐媚子,但是有大老爷给柳姨娘撑腰,她也拿这个狐媚子没什么办法。铁青着脸打发了姨娘们各自回去用饭,这才强压着火气带了一众儿女去了老太太的松鹤堂。
☆、9 松鹤堂老太太教孙
老太太已经过了耳顺之年,头发白了一半,满是皱纹的脸上依稀可见昔日秀美的轮廓。她神态安详,精神极好。举止端庄,两道眉毛又黑又亮,鼻子下面有一张轮廓鲜明的嘴,看上去严肃而有决断。
二太太并二子二女早就到了。正坐在那里和老太太说着闲话。二太太的幼子嗣哥就趴在老太太的怀里,也不知嘴里说了什么,逗得老太太合不拢嘴。
大太太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充满了天伦之乐的景象。
大太太带着两个儿子四个女儿给老太太磕头。老太太放下嗣哥儿,受了礼,赏了大太太座。儿子女儿们便站在大太太身后。
老太太就把三个大孙子叫到了跟前,问起了他们的功课。老太太也是豪门千金,与大太太不同的是,她不但精通后宅斗争,而且颇通经史,雨澜在一旁听着,暗暗点头,知道她句句都问在点子上。
老太太问承业:“你大哥已经考出了秀才,你要好好向他学。还有个把月的时间就要下场了,可不能荒废了学业。”杨家书香之家,儿孙当然要走科举仕途的路子。杨老太爷乃是太祖朝一甲第二名榜眼,大老爷二老爷也都是两榜进士。
承业一直含笑站在一旁,听到这话脸上微露愧色:“孙儿有愧,不敢与祖父比肩,只望将来能有祖父一成的学问便知足了。这次孙儿已准备妥当,必然可一举进学。”年前承业自信满满地下场,过了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