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修一下再说。”
韩家有头疼地秃噜头发,“怎么安排?十几个人,大队哪里有地方安排。”
韩青松道:“没地方一起安排,可以分开安排,让社员们接收一下知青,一家接收一个,这样就可以了。”
妇女主任阎翠华不由拍掌道:“其实这个办法不错,原来咱们没盖知青点的时候知青们不就是住在社员家嘛,虽然说现在社员家里也不宽敞,但接收一个两个的还是可以的。”
韩家有却有点迟疑,“这个办法好倒是好,就是怕社员们不乐意,现在谁家都不宽敞,有的人家一家老小挤在一起睡一个屋,再让加一个外人,肯定不乐意。”
支书说的也是实情,现在家家户户房子少人口多,有的人家孩子多的都有十几个孩子,自家都不够住了,哪里还有地方接收知青啊,之前就是因为社员不愿意接收知青而盖的知青点。
韩青松看了眼站在最门口边上的苏月,眼神深了深,这才道:“按照自愿原则,在大喇叭里播放下,谁愿意接收知青的可以来大队部说一声,如果最后有知青没人接收,咱们再另外想办法安排。”
几个干部想想,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可行。
于是中午的时候,大队部的大喇叭响了起来,韩家有亲自在喇叭里喊话:“各位社员们注意了注意了,由于下雨,知青点的屋子漏雨严重不能住人,现在希望社员们能接收一下知青,家里宽敞的社员接收一到两个知青暂住一段时间,等天晴屋子修好就可以了,愿意接收的社员请到大队部来登机。”
韩家有在喇叭里连续说了好几遍,全大队的人都听到了。
韩家正在吃午饭,听到喇叭里说的话都是一愣,韩老二叹气,“本来还以为下一晚雨就停了,看这样子老天爷不肯放晴啊,知青们的屋子破旧,一下雨的确不能住人,估计开火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