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摸索呢?”
朱由检点头道:“确实,让包哲东组织修筑钢轨路,有知悉诀窍的好处。不过,现在朝廷虽然不缺钱粮,却极度缺乏钢铁,钢轨路能不能修得起来?”
杨嗣昌道:“左右不过是勘测做预算,离真正的开工还远着呢!”
朱由检放下心来,末了还交待了一句:“有了足够的钢铁,可尽早开工。”
……
林纯鸿知悉此事后,颇为吃惊,最近朝廷手笔挺大,既开矿冶铁,又筑路修桥的,还真有点励精图治的意思。
不过,林纯鸿觉得杨嗣昌的格局还是太小,没有包容天下的气魄,他对左右道:“我们既不限制技术工人离开荆州,也不限制书堂的学生奔赴全国各地,杨嗣昌犯得着搞得这么复杂么?直接招募人马不就得了?”
不过,既然杨嗣昌将此事交给包哲东来干,林纯鸿琢磨着从旁边喂一剂猛药,助杨嗣昌改制一臂之力,如果能顺带着统和大明境内的工程建设,那就更妙了。
包哲东胆小,自从进了朝堂之后,没有一日不提心吊胆的。这次升任工部侍郎,被推到朝堂的中心,心中并无一丝喜悦,反而觉得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待到杨嗣昌的命令下达,包哲东脸色灰败,心里不停地叹气。不过,既然被推到了这一步,包哲东也没有选择,只好派快马至荆州,请示林纯鸿该如何下手。
好在林纯鸿并未让他担心多久,就将详细的方案递到他的手中。
包哲东看到这份方案,即便他胆小,也觉得林纯鸿把握机会的能力非同一般,恐怕再过个一年半载,天下的工程,都要被林纯鸿一手把持。
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到底会面临怎样的惊涛骇浪,包哲东一点底都没有,只好按照方案,忐忑不安地在扬州时报上通告天下:
朝廷欲修筑通州运河码头至京师的钢轨路,工部将对勘测线路、制定预算等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变局(三)
“哈哈,区区万把圆,居然闹得天下皆知,还要公开招标,可真逗死人了……”
“包侍郎是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啊?好不容易在朝廷做点事,倒要弄得沸沸扬扬……”
……
朝堂大部分官僚都反对修筑钢轨路,现在见包哲东将芝麻绿豆般的小事闹得规模宏大,无不拍手称快,站在一边看热闹。更有甚者,看戏不怕台高,指望包哲东与杨嗣昌来一场精彩演出,以增加他们的饭后谈资。
至于杨嗣昌,一眼就看出了林纯鸿的用意,居然对林纯鸿的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