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漠北蒙古可都不是好去处,不管嫁到漠南还是漠北都是受苦,至于漠西蒙古,如今其部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正发动入清战争,这场征战会持续数年,康熙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浪费可以联姻的公主嫁到漠西去的。
虽皇太后希望瑚图玲阿嫁到科尔沁,但是琇瑜却是希望嫁到科尔沁的是图里宜琛比。不是她偏心图里宜琛比,只是性格娇蛮脾气火暴的瑚图玲阿比文静温吞的图里宜琛比更强悍更果敢,她相信在原草上瑚图玲阿会比图里宜琛比过得更好。
史上是六公主是和亲漠北蒙古,下嫁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长子博尔济吉特氏?敦多布多尔济,曾在清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史上的海蚌公主能如此,若是换成瑚图玲阿她相信她教养的女儿会比海蚌公主更强。
在胤禛和胤祾出征后琇瑜便将重心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将各种知识统统传授给两个女儿。教她们如何利用自己身为皇家公主的身份和权利在草原上立足,如何开发利用草原上的资源改善草原游牧民的生活条件,如何渗透和掌控部落的权势。
例如利用羊毛,传授她们毛线,毛衣,毛线织类的手艺枝术;如何制作奶酪和肉干等等;增加与关内的通商,同时还告诉女儿她会派关内的商队去达草原……
不管是权势谋略还是生活技巧,不管是御管奴才下属还是降服额驸,总之能想到琇瑜一丝不落的塞给两个女儿。
好在瑚图玲阿和图里宜琛比都知道和亲的命运,知道额娘是为她们好,不管额娘教什么两姐妹都认真学习接受。为了两个女儿身体健康不至于到了蒙古后出现水土不服病倒的情况,琇瑜更是让人培养医女准备给女儿陪嫁。
这些事情都解决之后,接着便是选陪嫁奴才的事。
清史上不少公主出嫁后到死都没见过几回额驸,这其中都是陪嫁奴才搞的鬼,别的公主她不管,但是这奴才若是敢伸手到她女儿身上她便将他们一个个都给垛了。
这边琇瑜忙得晕头转向,另一边四福晋怀着心酸不已又有些嫉妒的心情抱着她的大儿子来给琇瑜请安。
“儿媳给额娘请安,小安康给玛嬷请安。”安康是弘昶的小名,琇瑜觉得弘昶这个大名福气太大了,怕孙子压不住就让儿子给孙子起了个小名,压压福气。
“起来吧,快把本宫的小安康过来。”
琇瑜亲自从四福晋怀里接过她的大孙子。因为琇瑜经常亲自带孩子的缘故,胤禛也要求四福晋尽量多的是亲自带儿子,四福晋自从知道自家婆母喜欢这样,也不惧麻烦的亲自带儿子。
“小安康想玛嬷了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