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操作设备到数控加工设备的转型——尽管,目前只有秘密工厂能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制造工厂相抗衡。
秘密工厂也并非是单纯的依靠来自未来的设备从而改进工业制造能力的,而是实实在在地打下了工业地基——没有的设备自己造,已有的设备自己升级,一点一点的、踏踏实实的把来自未来的答案消化成了自己的东西。
秘密工厂正式开炉制造的第一批电子元件成功了,品质完美。
消息一出来,所有参与制造过程的技术专家、工人们就痛哭了出来,脸上却是无尽的喜悦,不容易,太不容易了,难,太难了,一路走来,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现在,一切都值了——这代表着,在工业制备加工这一块,他们种花国追上了和白鹰国之间的技术代差!
作者有话要说: @膀大腰圆,@亘古~谢谢你们的营养液~转个圈圈~啦啦啦~
第110章
秘密工厂里一片欢腾。
老泪纵横的领导们和技术骨干们在心情平复了之后,就聚集到了会议室, 围坐在了会议桌前, 在会议开始之前,领导们又再三强调了秘密工厂的保密问题。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之所以能安安稳稳地在秘密工厂里搞技术, 是因为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 有无数活动在暗处,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同志们在充当他们坚实的安全后盾, 也所以,众人对领导们的千叮万嘱, 每次都是以郑重又慎重的态度来作下保证的。
接着, 众人热火朝天地边作技术讨论边总结起了需要递交到中央的报告。
“……尽管我们的制备技术有了关键性的突破,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底子还是很薄弱的。这些新技术如果应用到了白鹰国,以他们的制造基础, 一个月内就能建成完整的生产线,而核心技术和相关的周边技术不出半年,就能被所有行业采用并普及,你们可以想象, 白鹰国的国力会因此而提升多少!这就是我们和白鹰国之间的差距!”
开口说话的是被从研究院的实验室里请来作现场指导的李老, 他也是参与了最高保密级别的科研会议的老科学家之一。
出于保密条令的需要, 老科学家们对研究院的同僚都统一了口径:但凡实验室里又出现了超出想象的技术,那都是爱国青年对种花国的援助,其他的, 一概不知。
只可惜,到目前为止,老科学家们的说词都还没有派上过用场,痴迷科研的科研工作者们显见是少了根弦,压根儿就不关心这些。
而对外的说词就更容易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