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燕西起诗社开始,宋世卿就参加,直到现在,他虽然不是每社必到,但是尽可能的不缺席,所以李浩然也是认识宋世卿的。只是认识归认识,两个人却没什么交情。李浩然不愿意搭理宋世卿,不仅仅是他看不上宋世卿做派,还因为他自认是欧阳于坚这边的人,而宋世卿摆明是站在金燕西这边的。宋世卿对欧阳于坚不待见,他自然也要和宋世卿保持距离,所以虽然大家同是诗社里的成员,却没说过几句话。
但是现在形势比人强,宋世卿不仅仅是冷清秋的舅舅,还是陆轻萍的长辈,他和陆轻萍同住一屋檐下,如果李浩然想登堂入室的话,比起冷太太和冷清秋那边来,显然彼此之间有点“香火情”的宋世卿主意更好打一点。因此这次诗社开社,李浩然只能“见色忘友”,也顾不得欧阳于坚了,弯下腰来和宋世卿相交。
其实宋世卿在诗社,并不像他和冷太太他们吹嘘的那样,混得如鱼得水。因为参加诗社的人,要不是正经八百的文人,要不是就是和金燕西玩得比较好的高官的子弟。文人相轻,何况宋世卿的文采并不算好,他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因此那些文人并不把他看做一伙;而金燕西这边的高官子弟不过是看在金燕西的面子上才和宋世卿说上那么几句话罢了,不然,就他这样的,估计这帮人连看都不会看他一眼。因为宋世卿哪边的人都不算,所以他在诗社等于算是被“孤立”了。就算后面慕诗社的名头来的,不是文人就是那些新派诗人,所以和宋世卿依旧走不到一路去。
对宋世卿这种旧派人物,因为父亲职位的缘故,再加上他也是写诗的,李浩然对这种人的脾气秉性还是略知一二的。而且李浩然不同于金燕西,是有真才实学的,和宋世卿说话的时候,也能接着他的话茬说出个四五六来,还能说到恰到好处,知道哪处精彩,该击掌叫好的时候就拍手叫好,不至于出现和金燕西说话的时候,宋世卿正大肆谈论哪个典故用的妙的时候出现,金燕西接不下去,出现冷场的现象,所以李浩然很快博得了宋世卿的侧目。
李浩然的父亲是上海督学,虽然比不上总理的地位显赫,但是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李浩然又是新诗派的代表人物,他折腰下交,满足了受到冷遇的宋世卿的虚荣心。虽然李浩然和金燕西一样,和宋世卿相交,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李浩然态度诚恳,和宋世卿谈起诗来言之有物,让宋世卿误以为李浩然是真的和他以诗论友,并且李浩然的话句句能搔到宋世卿的痒处,所以很快,宋世卿就对李浩然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将他引为了知己。
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