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早做准备了。他们这边,坡地比沙地要蓄水。而棉花又是比较需要水的生物,于是罗云初才有了和阿德换地种的想法。阿德听了,当下便应了下来。他们现在一家三口几乎都住在镇上了,主要忙和着自己的小店,地反正是租给别人种的,沙地和坡地没差。
如此一来,今年罗云初他们的地就变成了八十七亩水田,七十亩坡地,二十四亩沙地。
二郎夫妻两个都有这想法,趁着年前这段日子还不算忙,抓紧耕作时间才是。遂秋收之后,他们便开始深耕了。此时有些耕作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像深耕,根本就不必罗云初这个现代人提醒。深耕即是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其实说得粗浅一点就是犁地耙地。深耕好处多,不仅能显著促进增产,而且冬天深耕还能减少病菌、病害、虫害。
而且这里的人很勤劳,在没有增产化肥的情况下,个人人工投入多点,地里的产出便会多一些,每亩地里勤快的人通常比不勤快的能多两三斗米。遂即便没牛,空闲的时候,人们也愿意拿着锄头将地一块一块地翻起来,以便来年能多收几斗粮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能让人做起事来事半功倍。前头罗云初他们没那么多地的时候,每到播种时都是和别人借牛来整地的。古沙村里二十来户人家就只有一户有两头牛,每年他们都会把牛租出去,颇有生意头脑。但如今他们家有近两百亩的地,再和别人借牛似乎就说不过去了,而且也划不来。
遂二郎打算买两三头牛,和罗云初说了想法。让她很纠结,一头成年的牛是二两银子,她倒不是心疼那银子,而是担心买回来后谁看啊?让她天天拉着几头牛去河边去草地看牛,打死她都不愿意。喂养几头牛,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以前小时候她就看过牛,看牛真是一件很无聊的事,而且水草茂盛的地方通常蚊子又多,待牛吃饱了,那里的蚊子也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