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七点半黄金新闻台主播的口播报道,周子青的名字就进了有心人的耳朵。
东山市晨报这边主要从其他媒体那边知道一件事,国家优秀奖学金,新领域新科技未来人才,辰光大学学生周子青,中小学是在东山市上的。
国家正在大力普及推广,未来新科技发展——计算机科技人工智能。鼓励和推动各高校快速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等等,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这样一个优秀的杰出人才,老家是东山的,那必须要好好写一篇文章报道出来。
赵玉民带着工作证来到徐家村收集资料。
人家光明正大,有记者证,进村问起周子青的事情,直直接接。
刘小光窃喜,撇下一伙吵着要喝酒的懒汉,啪啪屁股麻利的上前,准备在一旁搭顺风车混听,没能想到还有这种美事。
赵玉民进徐家村,一说明来意,村口自动有喜欢凑热闹打听事的,热乎的,领人带路,一路送到徐长胜家门口。围着一起过来还有村口几个闲着没事的人。
这呜呜泱泱一帮子人过来,把坐门口的刘桂萍吓得不轻。
刘小光鬼祟跟在一帮人后面,看人站在一家门口,不动,知道这是找到地了。缩着肩膀靠着石灰泥墙,整个像个桥低流浪汉一样,准备赖着不走了。
“干啥子你们啊,做什么都在我们家门口站着?”刘桂萍斜着眼打量人堆里脸生的人一眼,上上下下扫一圈,不认识。穿的还挺讲究的,琢磨着是谁家亲戚?
不等刘桂萍瞎想,赵玉民已经开始自报家门。
刘桂萍一听对方是来采访的,愣了好一会,没反应过来。
旁边村民已经七嘴八舌帮着解释起来。
“就是你家外甥女,周子青,现在长大出息了。人家过来了解情况,刘桂萍你要上报纸了!”一路带人过来的,看着傻愣的刘桂萍,眼睛里是又嫌弃,又羡慕。
“对,听说在上京上大学,好家伙。小时候看着就聪明。我家小孩疯跑疯闹的时候,青丫头就知道放学回家割猪草,去地里帮忙了。”
“青丫头可懂事了,有一回收麦子,天都黑了吧,我是找拉在地里的一把镰刀,就看她一个人还在地里头捆麦子,当时才多大,七八岁吧,蹲地上,连麦杆子高都没有……”
旁人七嘴八舌插进来,刘桂萍却听得一脸不耐烦,那死丫头出息了,和她有一毛钱关系吗?亲姥姥,亲娘都敢张嘴诅咒的人。一想起上回的事,心里到现在还打怵呢。
左邻右舍听到外面闹哄哄的,跟着出门看一眼,西院大嫂子惯会看刘桂萍家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