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再顽什么斗草:“祖母,我们也去。”
瞧着三个小家伙瞅着崔希,既好奇又陌生的模样,郑夫人绷不住笑了:“也去罢。大郎、二郎,好好照顾他们。”
崔笃、崔敏满口答应,领着一串弟弟下去了。崔蕙娘、崔芝娘带着妹妹们在屋檐下顽香包,时不时便响起银铃般的笑声,让长辈们无不目光柔软起来。郑夫人感叹道:“眼见着你们一个一个刚迎进来,匆匆十几年过去,连孩儿们都渐渐到了嫁娶的年纪。”
小郑氏抿嘴笑道:“可不是么?以前这偌大的府邸空落落的,如今也总算是住满了人,热闹了起来。眼下人都齐了,往后也只有越来越热闹的。”说罢,她有些戏谑地瞧了瞧王玫。不过,王玫可不是什么寻常的新妇,便笑着接道:“是呢,大郎娶新妇就在这两年了,转眼阿家就要抱曾孙了。说起来,二郎的年纪也将要到了。”
清平郡主叹道:“可不是。年纪大的孩子都要嫁娶了,年纪小的,还懵懵懂懂不知事呢。如此说起来,兄弟姊妹们都在一起的日子,也并不算太多了。这一天一天的,可都得珍惜着过。”
郑夫人抬了抬眼:“确实该珍惜着些。”
李氏依稀觉得她们的话中仿佛另含深意,却没有空闲细想,只抓住这个话题接道:“若是三郎这回能补个近些的缺,我们也能侍奉在阿翁、阿家身边,孩子们也不必再分开了。”
小郑氏、清平郡主、王玫皆心中暗道:果然来了。外官哪里比得过京官风光?连俸料都是同品的京官更高一等。更别说这长安城内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赴不完的高门饮宴,斗不休的锦衣玉食了。
王玫不由得想到了在外浪迹多年的崔渊,以及初见他时那般落拓不羁的模样。有人视这利禄浮华、朱门高楼为浮云,便有人将生死其中看成毕生的目标。为了这些迷人眼的享受以及背后的权势,背叛家族也在所不惜。外放为县令的日子,当真就那么苦么?却也未必。只是人心不足,如此而已。
见郑夫人久久未答话,李氏强压下心底的慌张,张口欲言。小郑氏却接道:“可不是么?若是都留在长安,岂不是更好?正好,小四郎也能和小五郎、阿实一同进学。芙娘、芸娘还小,陪着英娘一同顽耍也好。”她虽是笑着,但说话间却十分随意。仿佛不过几句话,崔游、崔希、崔芙娘、崔芸娘便都可安排下来。未来宗妇的气魄风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李氏脸色微微一变,却不敢对郑夫人、小郑氏、清平郡主露出什么端倪来。王玫将她眼眸中迅速掠过的恼恨看在眼中,暗自更提起了几分小心谨慎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