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身体已经好多了,但毕竟仍带着陈年痼疾,也不宜太过疲惫。幸得有晋阳公主、衡山公主协助,她也并不必费太多心思。推杯换盏之中,随处都响着贺喜之言,人人面上都带着浓浓的喜意,仿佛办喜事的是自家似的。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衡山公主也笑得比长孙皇后更灿烂几分。
酒宴行至半途,长孙皇后便难掩疲惫之色,挺直的背脊也晃了晃。真定长公主发觉了,便与丹阳长公主一同陪她去附近的殿阁中歇息。见状,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衡山公主都匆匆赶了过来,却被她们赶了回去:“宴席尚未结束,你们留在那里,也不会让旁人胡乱猜度阿嫂的病情。”
长乐公主想起方才长孙皇后离席时,众人追随过来的目光,想了想,颔首道:“阿娘安心歇息,婚宴一定会顺顺利利结束。”想来,也没有人会冒着触怒皇家的危险做出什么不得体的事情来。
长孙皇后垂目想了想,吩咐道:“若有什么事,可请韦贵妃、燕贤妃做主。”她病情加重之后,韦贵妃、燕贤妃便协理了后宫事务,素来也办得十分妥当,很是得她的信任。
待几位公主离开后,真定长公主便宽慰道:“如今雉奴也已经大婚了,阿嫂往后便安心养病就是了。”
丹阳长公主却抿嘴笑道:“转眼间兕子、幼娘也到年纪了,挑驸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长孙皇后摇了摇首:“她们俩我想留得久一点,万万不能像她们两个阿姊那样早早地便嫁作他人妇。便是圣人有看中的驸马,也至少须得留到及笄的时候再让她们出嫁。”
不过,眼见着晋阳公主、衡山公主即将长成,长安城内也很有不少人家已经开始盘算了。从长乐公主、城阳公主的品性来看,这两位年少娇美的贵主性情也不会太差。用一个嫡次子或嫡幼子来尚嫡出公主,不少高门世家都觉得很合算。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五姓之家的嫡支嫡脉。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密友婚事
晋王李治大婚之后又一个月,便礼聘了武氏、杨氏入晋王府,皆封为孺子。因他新婚,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崔渊便将摹本之事都接了过来。幸而行书分册已经都印好了,不但当作礼物送出了不少,也引起了解送到长安的各州举子们的注意。一面品茶,一面赏鉴这些名家真迹摹本,一时间成了长安城文人士子们人人竞相效仿的风潮。见此盛况,参与摹本之事的文士们信心倍增。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楷书分册也顺利地进入了雕版的阶段。不过,没等忙过几日,众人便都停了手头的活儿。原因无他,崔泓与王十七娘的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