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
首页

第11节

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帝国实在太大。据统计,秦郡三十六,汉郡一百多,县则有一千三百个左右,“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16如此庞大的队伍,皇帝一人根本就管不过来,只好让一部分官员去管另一部分官员。

于是,有牧民之官,也有牧官之官。

牧官之官也有两种。一种是上级官员,一种是监察官员。其实上级管下级,原本就有监察的职责。问题是上级官员包括丞相,也需要被监察。结果,相对独立、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官员,便应运而生。

这样的官员,就叫御史。

御史也是很早就有的,但到汉代才成为监察官员。此后,中华帝国的监察官员,在中央的都叫御史。其长官和次官,明清以前叫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明清以后叫都御史和副都御史。派往地方的,秦和汉初叫监御史,武帝以后叫刺史,唐代叫观察使,宋代叫监司。

监察官员的地位很崇高,他们的法冠叫獬豸。獬豸(读如谢志)是一种神兽,见了不法分子就会用角去顶。因此但凡重大弹劾案,御史都要头戴獬豸冠,身穿内白外红的法袍,当着皇帝和百官的面在朝堂上宣读起诉书。被弹劾的官员则必须立即站出来等待处分,无一例外。

御史的身份和职权也很特殊。

首先权限大。上至宰辅,下至郡县,包括其他监察官员和自己的顶头上司,都可以弹劾。御史大夫张汤,便差点栽在副手御史中丞李文的手上。

其次责任轻。只要听到风吹草动,甚至流言蜚语,就可以举报,不必负核实的责任,也不受反坐的处分,叫“风闻奏事”,也叫“风闻弹事”。

第三独立性强。御史弹劾官员,不必通知照会有关部门,也不必经长官批准。因为监察机关是直属天子的独立部门,监察官员也只对皇帝负责。因此,不但不受其他官员和部门制约,反倒有权监督一切部门和官员。

这三条,从秦汉到明清,一贯到底。帝国中央的监察部门也一直存在,只不过西汉叫御史府,东汉到元叫御史台,明清叫都察院。

但,仅有中央监察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必须往地方派遣巡视员,这就是刺史。只不过,汉武帝在派遣刺史的同时,还设置了监察区。

监察区共十三个,十二个在地方,即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

京师所在的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内郡、河东郡、河南郡),则与弘农郡合为司隶部。一部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她在男频坐拥美男与江山(NP高h) 历史 /
她在男频坐拥美男与江山(NP高h)
咸吃馒头
【古言NP肉文!苏爽!正文完结】 身患绝症的宁绥和人在男频文吵架吵嘎了。 ...
438898字01-02
深度补习(1v1 ) 历史 /
深度补习(1v1 )
知妤
80398字07-03
入局而定 历史 /
入局而定
狂上加狂
97859字08-31
帝王养蘑菇的注意事项 历史 /
帝王养蘑菇的注意事项
丹青落
89234字08-29
表妹难逃 历史 /
表妹难逃
嗞咚
晋江VIP2022-06-06完结 总书评数:2243 当前被收藏数:8665 营养液数:1234 文...
362745字09-27
小饭馆 历史 /
小饭馆
修七
" 教授重生了。教授重生成了一个半文盲。半文盲还有一个可爱到爆的拖油瓶儿子。所...
257689字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