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
首页

第13节

民营,史称“盐铁会议”。

记录盐铁会议的着作,是《盐铁论》。

会议的记录十分有趣。

顾名思义,盐铁会议讨论的原本是经济问题。就算要抓根本,也该辩论国进民退是否合适,垄断经营是否必需,经济命脉如何掌握,等等。可惜儒家是不懂经济的,所以双方的发言简直是鸡同鸭讲。

比如桑弘羊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因为讨伐匈奴和保卫边疆都要用钱。既然国库不足,就得生财有道,总不能让前方将士饥寒交迫吧?

这时的正确回答就该是:换种政策照样有钱。

然而儒生们的回答却是:人间正道,贵道德而贱用兵。

匈奴野蛮,就该加紧建设我们的精神文明,用文明去感化和教化他们,怎么能长途跋涉去讨伐呢?

意思很清楚:那仗根本就不该打。

这是什么话!仗该不该打,是经济工作会议讨论的问题吗?那是军事会议讨论的。

儒生们的回答,岂非文不对题?

何况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不打匈奴,匈奴要打你。不出征,也不应战吗?如果仗要打,钱要花,又要取消盐铁酒类专卖专营和平准、均输,请问钱从哪里来?

儒生当然不会回答,因为他们根本就回答不了。

回答不了,就只能唱高调。儒生们说:会取胜的不打仗(善克者不战),会打仗的不带兵(善战者不师),会带兵的不布阵(善师者不阵)。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哪里用得着花那么多钱?

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不清楚桑弘羊为什么要跟这帮逻辑不通的家伙枉费口舌。也许,是因为皇帝有诏书。也许,桑弘羊原本就有话要说。也许,他是要借此机会反戈一击,为汉武帝也为他自己做一次漂漂亮亮的辩护。

霍光却显然是要政改。当然,他并不是要改革政治体制,只是要改变某些政策法规。这倒也是必要的,因为汉武帝执政期间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他的经济政策,也有问题。不改变,就不会有所谓“昭宣中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政策未改,舆论先行。这就是霍光策划这次会议的用心。至于那六十多个从全国各地找来的贤良文学,则是他借来打鬼的钟馗。

贤良文学却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汉武帝号称尊儒,其实重法。儒家则看似风光,其实被边缘化。这回既然好不容易有了发言权,就必须借此机会夺回阵地,至少也要在朝堂之上为儒家争得一席地位。

盐铁会议变成了儒法之争,这是原因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刘家的奴妻 历史 /
刘家的奴妻
风吹雨成花
架空偏现代,虽然大方向男女平等但很多乡镇和农村里出来的男女还讲究古老的那一套,...
100971字10-13
海棠春信(重生) 历史 /
海棠春信(重生)
白露栖木
116738字09-29
抗战之老兵油子 历史 /
抗战之老兵油子
卡尔加里小虎
" 关于抗战之老兵油子:不穿越,不YY,有什么武器就打什么仗,有最全的抗战小分队...
2017324字04-28
契约恋人 历史 /
契约恋人
夏语天
「因为,我喜欢上抹茶了。」 「这么巧,我也喜欢上巧克力了。」 每个星期都...
196399字09-13
哑婢要翻天 历史 /
哑婢要翻天
老羊不泡馍
文案 禁欲阔少偶遇落难小哑巴,万年铁树开了花。 文能陪少爷读书做账,武能...
377563字09-24
重生1997[治愈] 历史 /
重生1997[治愈]
桃花露
文案: 虽然事业有成,林妍却开心不起来。 她从小爹不疼娘不爱,长大和父母...
1042033字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