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人未到,声先闻。
走进来一个长身玉立的高大男子,紫金抹额束冠,用一根白玉簪绾发,衣饰并不华丽。
他面容俊秀,只是双眉间有淡淡的川字纹,平白多了几分戾气,让人难以亲近。
他的唇极薄,唇色很淡,一看就是个薄情之人。但此时他笑得欢喜,冲淡了几分脸上的阴郁之气,多了几分少年人的欢畅,俨然是一位翩翩佳公子。
赵老夫人走上前拉住赵礼云的手,上上下下看了个遍,似乎是要再三确认她的嫡亲孙儿平安无事,看着那张朝思暮想的面孔,赵老夫人心中欢喜极了,心中充盈着满满的喜悦,拍着赵礼云的手道:“好好好,回来就好,以后也不出去了。”
赵礼云脸上荡起一抹谦和的笑:“孙儿听祖母的,从此后就侍奉在祖母左右,不让祖母担心了。”
赵老夫人欢喜的连连点头,还有什么能比的上儿孙绕膝,享尽天伦之乐呢。
钱氏在一旁抹着泪,心中又喜悦又感慨,赵礼云是她最大的骄傲,能文能武,心思缜密,少年英才,放眼整个盛京,都是拔尖儿的,现在回京了,以后还不是天高海阔任鸟飞,大展雄才。
第43章 赵礼云
赵礼云回转身子,对着赵毅和钱氏喊了一声:“爹!娘!”
这一声回肠百转,饱含久别重逢的眷眷情深。饶是铮铮铁骨如赵毅,也是心头一热,上前几步搀起了赵礼云。
钱氏的眼泪喷涌而出,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只能伸出手摸着赵礼云的脸,不断抚摸着,像是怎么摸都摸不够,怎么看都看不够,整整三年了,自己这个儿子,当年的风光状元郎,光耀门楣的赵家子弟,给赵府带来了莫大的荣耀,也让她这个为娘的挺直了腰杆。她没能嫁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但却生了一个优秀过人的儿子。
钱氏的父亲,当朝首辅,建议赵礼云理该多历练,积累一些人脉,博一个好名声。
毕竟在翰林院里摸爬滚打的人多了去了,能出头的没有几个。但他若是能另辟蹊径,说不定能挣出一个好的前程。
恰逢当年皇上正为青州的暴乱忧心,臣子们献计献策。但都治标不治本,赵礼云越众而出,谏言愿意带五千精兵去青州平乱,三年为期。
其实,当时没有几个人看好赵礼云,认为他文臣出身,拿笔杆子行,领兵打仗实在牵强了一些,让他带兵无疑是羊入虎口,滑天下之大稽。
但首辅钱望却是极力举荐赵礼云,并让自己门下的食客吕梁保驾护航,出谋划策。
吕梁此人为人乖戾,性情善变,但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