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折子的前后缘由原原本本叙述了出来,还有此间消息走漏的几个可疑点。最后便是落到了亲军都督府指挥佥事曹贵全身上,将他那日的话一字不差的说了个清楚。
霍定姚在一旁作证:“那姓曹的说完之后,我父亲大声骂了他几句,说他结党营私,才是真正的犯上作乱之类的。”
这婆子听了,心中有了数:“老奴曾听得王爷提过,曹家近几年来的声势不可小觑,王爷也曾经多有留意。既然这人可疑,老奴定会一五一十告知王爷和王妃,请老夫人和邢大奶奶放心。我们有了准备,事情必定会有转机。”
她说完,又安慰了众人几句,提及了英王妃的忧思和期盼,又道若有了更新的消息,便会想办法再进来,便离了去。
皇极殿外。
郭康海小心翼翼垂手而立,大气不敢出一声,他身后的两个小太监早就白了脸,吓得瑟瑟发抖,几乎就要跪爬在了地上。
其中一个刚进宫的,终于忍不住,带上哭腔小声问道:“师傅,皇帝他……”
郭康海狠狠瞪了他一眼,低骂了一句没出息的东西。这小太监便是再害怕,连忙闭紧了嘴,规规矩矩立着。
终于,里面安静了下来,似乎一切又归于了风平浪静。半晌,才听得一个疲惫的声音命令道:“退下吧。”
郭公公立刻躬着身子打开了上书房的门,仿佛没有看见散落了一地的书册和笔墨,在这些东西之上,尤其扎眼的便是两封摊开的奏折。
英王爷同几位大臣退了出来。他着了一身深紫色的貂绒深衣金丝滚边,胸前绣着五爪蛟龙的模样,广袖的袖边用了暗云缂丝花纹,月牙白的束腰上面却比先前进殿时候,多了一块龙衔东珠的玉佩。
郭公公的身子弯得更低。
自从前些日子皇帝单独密召了英王爷,两人不知密谈了何事之后,英王进宫的次数便明显多了起来。虽然依旧不位列在朝参与政事,显而易见的却参与了此次大理寺、刑部和要案司的会省。看起来,似乎有逐渐被重用的征兆。
若此次办案深得帝心,不知这位闲散王爷会不会乘机扶摇直上。
还有朝堂上的胶着抗争,会不会因着各方势力的被打压或提拔,产生剧烈的变化。
郭公公心下一凛,弹了一下拂尘,口中愈发恭敬道:“午后积雪化水,王爷当仔细脚下。奴才恭送王爷。”
英王爷在郭康海身上扫视了一圈,点头致意,表示领情。
第二日,朝堂之上突然出现了新的形势。原本弹劾太子的折子突然变成了弹劾殿前督检点朱国凛,这其中的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