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会很是壮观。
谢十七郎忽道:“待冬至一到,梅园的花也该开了。”
他徐徐转身,对施瑶道:“我今日在陛下面前提起了你,如无意外皇长孙一立,你便能摆脱此时的身份。只不过认你为义女之事,族中人颇有微词。”
施瑶感激地道:“能摆脱现在的罪名,阿瑶已经心满意足。即便不能成为谢氏一族的义女,阿瑶也不会伤感。”此乃这些天她听到最好的消息了,施瑶跪下来,行了重礼。
天气寒凉,跪在地上时,寒气席卷而来。
可施瑶一点儿也不在乎,她高兴得眉眼间充满了笑意:“多谢郎主。”
谢十七郎忽然道:“天牢重地,非常人能进。阿盛四处打听,已然引起他人注意。”
施瑶微微咬唇,眸色不由黯然。
“……是,阿瑶明白。”
年关将至,她格外思念亲人,她给母亲和族中姐妹寄了许多家书。然而,对于同处一城的父亲却无可奈何。天牢重地,又岂是她能进去的?莫说见面,连送信也不能。身为朝廷一等重犯,天牢里重兵把守,一层又一层,进去的苍蝇出来时都是染血的。
.
施瑶回了厢房后,阿盛也过来了。
他问:“姑娘,皇宫门口的侍卫都已经认得我了,小人还需要继续打听吗?”
施瑶摇首:“不,目的已经达到了,明日不用再去。”
☆、第6章 .12|
那一日谢十七郎与施瑶说后,施瑶再也没有离开过谢家宅邸。每日便在屋里看书,偶尔在谢十七郎不在的时候会在院落里四周走走,伸展筋骨。而冬至越近,谢十七郎便越忙,打从那一日之后,施瑶就没跟谢十七郎说上过话。
不过谢十七郎不传召她,她也不曾主动去找谢十七郎。
从曼只觉自己姑娘入了冬后,越发沉默了,好像从红花湖那一次被掳走之后就开始如此了。她原以为那一事在姑娘心里落下了心里阴影,但听姑娘的言辞也不像是有阴影,提起红花湖,语气和神态是平静,半点波澜也没有。
从曼不解,可也不敢多问,只好尽心尽力地侍候施瑶。
离冬至还有五日的时候,闲王送来了拜帖。从曼兴高采烈地捧来,想着以往姑娘见到闲王便眉眼带笑的,兴许与闲王见一见,会不那么沉默。然而,她没想到的是,姑娘看了拜帖一眼,又沉默了许久,然后轻声说:“你便说我感染了风寒,不宜出门。”
从曼愣住了,自从大病一场后,姑娘便十分注重锻炼,前些日子里冷得跟腊月寒谭似的,谢家宅邸里不少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