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人已经在芙蓉院里了,太太回去仔细的问,莫非是来传话的传错了?”锦蓉极力安慰姜氏,一边替姜氏擦眼泪,奈何她自己也被吓到了,伸出的手抖抖索索的。
姚姒对上一世这日的记忆犹其深刻,在姚蒋氏五十大寿这日,她的外祖父文渊阁大学士姜阁老一门老小下了诏狱的消息恰传回府中,当时姜氏乍闻恶讯在蕰福堂当堂哭泣失了分寸。老太太一向重规距,当众喝斥了她,并将姜氏禁足在芙蓉院不准出来。
只是姚姒当时病得起不来床,并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切。直至事后她才看出些苗头来,不得不说老太太弥辣无情,一番动作是快,狠,稳。
姚家在彰州算得上是清贵的读书人家。姚家高祖曾官拜太子太傅,年老致仕后回到彰州祖居没多久便去世了。之后姚氏族人渐凋零。沉寂几辈人后,好不易到姚老太爷手上举业开始有望,只是姚老太爷考了十几年都未中举,干脆弃了科考经营庶务。也该是他有些财运,经老太爷的手做成的几桩大买卖,不声不响的都赚了大钱,往后的生意便越发的顺畅了。如今姚家在福建一带也算得上是书香名门。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姚老太爷的五个儿子中,出了一个探花和一个进士一个同进士。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姚家这一辈终于出头天了。一门一探花二进士,在彰州这东南偏僻之地是十分的了不得的,姚家的崛起亦是当世人心所漾羡之处。
姚家凭借这个一举挤身福建的名门圈,自然免不了人趋炎附势。姚蒋氏做五十整寿,除了在外为官的三个儿子未归,随夫君上任的媳妇是尽数携子女归家为姚蒋氏贺寿。是以那日在福建的世家大族泰半都来姚府捧场,其中不乏与王家有通家之好的人家。王家在江南被誉为文坛泰顶,王家人才备出,王首辅权倾朝野。姚蒋氏在短时间内通过惩治姜氏这一动作,无不是在对人宣告与姜家要划清的信号。
究竟这举动是否取悦了王家她不从得知。但姚蒋氏这番动作,看在真正的世家名门眼里却是落了下层!
老太太的短视可见一斑。
姚姒讥讽的望了一眼蕰福堂,这一世,只要她活着一日,就不会让前世她们母女三人的悲剧重演!
姚姒和锦蓉扶着悲切的姜氏一路快行回了三房的院子。芙蓉院门口,姜氏的陪房孙嬷嬷慌张的迎上来扶着姜氏进了明间的歇息处,又喂她服了几粒定惊丸,姜氏的脸色方才缓和些。孙嬷嬷便请了张顺来,挥退服侍的,只余锦蓉守门。
张顺二十岁上下的模样,生得浓眉大眼的,身材十分地高壮。许是马不停蹄的赶路,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