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对此事怎么看?”
“家主,无论大将军是否罔顾圣命,擅离职守。他终究是莫家军的恩人。”邱吏就事论事,他对于这位新上任的大将军还是颇有好感的。
可莫家的另一位家臣卫希就不是这么认为,自跟随家主进入军营,就牢记莫家家训:忠君无佞。
“他解了瀛洲之困又如何?你当他是为了边城将士,还是为了皇上为了大乾?哼!还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女人。”
若霍郡主未困瀛洲城,薛严会火急火燎的带兵前来解围?!这不是显而易见之事吗?
薛严罔顾皇上旨意,私自带兵从蒿阳奔到瀛洲是事实,简直大逆不道。老爹是个乱臣贼子,儿子也随了种,好不到哪儿去。
“话不能这么说,咱们总不能‘恩将仇报’吧?”邱吏皱眉。
而莫咎的面前正放着御呈皇上的奏章,只是未写一笔,他身为莫家统帅,对于此番瀛洲被围之事必须上报全部经过。薛严藐视皇上旨意攻打玉川在前,无视戎国强压带兵北上于后。
忠君,爱国,莫家愿意为乾国,为皇上肝脑涂地,鞠躬尽瘁!对于薛严如此荒唐的行径本该奏本,可他却偏偏带兵救了莫家军,若有偏袒则有负于君;若依照常理据实以报,又感觉有负于人。
莫咎心里纠结了一夜才将呈报的信件着人快马加鞭送入京城,一切静候皇上圣裁。他们还摸不准薛严动静的时候,就再一次被为薛严雷厉风行的速度惊愕。
第二日清晨薛严就前来告辞,带着五千骑兵返回蒿阳。离开之后霍菡嫣自然要带着薛严答谢过张大嫂一家的救命之恩,对于救他妻子之人他倒是颇为重视,本欲将他们母子带回帝都照料,张大嫂却决意不离开杏林村,却在二娃子满怀期待最后带着遗憾的眼眸中,咬牙同意他和薛家军一起离开去蒿阳。
儿子大了不由娘,平时总是对他疾言厉色,动不动就捏耳朵,可她心里清楚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她必或许有一日终将会承受失去儿子的痛苦,可也不愿意儿子郁郁寡欢的在杏林村生活一辈子。薛严暗中答应她,在他成年之前,只会教导战略,绝不让他轻易上战场,他也随时可以返回回故乡。若是她想儿子,可以前往帝都,自会有人照应。
……
郁郁葱葱的古树将山谷埋藏其中,就算位于山顶也难以窥见全貌,其中偌大的山庄自然隐匿无踪。古琴奏响,空幽之声如脆珠落盘扣人心弦,伴着绵绵细雨蒸腾云气环绕着进谷的山涧小路,仿佛置身于苍茫云海间。
霍灏轩站在山庄门外仰首望去,宽大的牌匾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