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散心,他写书略有成就,朋友也不算少,去哪儿都不愁找不到地方住。
然后,他就和老友一起被请去新迁来的邻居家做客,再然后,饭后消食就溜达到了不远处新建的书院里。
胤禟年纪不大嘴皮子却是利索的很,有他在的地方根本轮不到胤祈胤俄费心活跃气氛,还嫌俩兄弟碍事儿直接把人撵到旁边玩儿。
呵,好一个喜新厌旧的负心人。胤祈最近看多了缠缠绵绵的话本,时不时冒出来一两句奇奇怪怪的话,白天听着还好,晚上的时候差点被着身边人当成女鬼附身。
胤俄推着他离远点,一边走一边说,九哥你少看点话本,过些天回京城汗阿玛肯定要检查功课,到时候被汗阿玛发现你在外面天天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妥妥要挨骂。
没关系,该学的我又没落下,闲暇时间看点闲书怎么了,汗阿玛也不能让人天天头悬梁锥刺股,学习时间学习,休息时间休息,皇帝也不能不让人休息。胤祈小声嘟囔,讲起大道理来一套又一套。
出门就是玩儿的,带上作业出门那还叫出门玩吗,那叫换个地方学习。
两个人斗嘴斗的开心,另一边,蒲松龄和他那老友已经被书院里的配置惊的说不出话,按理说以他们的年纪,见多识广看到什么都不会太惊讶,但是这座新建的书院实在出人意料,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书院可以建成这样。
自从琉璃厂可以烧出大块的琉璃,那东西的价格就渐渐降了下来,不再和以前一样一块就要成千上万两银子,富裕些的商户也能用得起。
琉璃的价格如今不算太贵,但是像这座书院一样所有的房间都装上琉璃窗的他们还真没见过,那么高的楼,那么多间房,这得花多少钱才能建成这样?
此间书剑的主人,大气啊!
胤禟听到他们的感叹,面上带笑矜持道,我家兄长觉得教书乃是福泽子孙的大业,恰巧新来的巡抚大人也觉得山西这边的学子积极性不高,便建了座三晋书院来培养人才,不光请了傅眉傅先生来当山长,还请了许多成名已久的大儒来任教,几位且来看看,这一整片竹舍都是为先生们准备的住处。
令兄有心了。蒲松龄旁边的中年人感叹道,他是山西本地人,对山西境内各地的学风很是了解,如果真的能把傅先生请出来,这书院的名气也就打出去了。
邻家新搬来的几个少年人不是本地口音,家里的兄长又能和新来的巡抚大人说上话,大概是京城的八旗子弟出来游玩,不然他实在想不出来什么人会在五台山附近建书院,还把书院建的如此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