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归到贱籍中的人,在如今的籍贯上都是贱民。
只是从前朝到现在,几百年过去,很多人家都和寻常百姓一样,甚至还小有家产,但是因为籍贯的问题子孙不能考科举,出门也不能和正常百姓,九姓渔户更是因为岸上的百姓不许他们上岸,世世代代只能住在船上。
他们连活下去都很艰难的时候或许不会在意这些区别待遇,可是一旦站稳脚跟,还能发展产业之后,再因为籍贯受到歧视,迟早要出乱子。
恪靖公主听了一会儿,捏着衣角陷入沉思,然后压低了声音猜测道,汗阿玛要取消贱籍?
取消是肯定要取消的,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取消,四哥说这件事他会处理,也不知道会怎么处理。胤祈只听了一耳朵,对具体怎么处理却并不清楚。
史上取消贱籍的确是四哥在位时干的事情,但是四哥取消贱籍效果并不好,贱民变成良民,社会地位并不会因为他们忽然从良而提高,民间依旧会歧视他们。
不想法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取消贱籍也没什么用,就是名义上好听点,日子该不好过还是不好过。
恪靖公主想了一下,眨眨眼睛说道,得嘞,汗阿玛也别发愁了,如果实在没法安置那些人,直接让他们全跟我去归化城,是去归化城做良民,还是在原籍当贱民,让他们自己选呗。
多简单点事儿,愁什么?
前些天不还发愁移民实边的事情吗,与其让那些世代生活在中原的百姓迁到边疆,不去以贱籍改良籍为条件让那些贱民离开原籍。
归化城、乌里雅苏台、北海、罗荒野,甚至盛京、黑龙江都行,让他们随便选,或者全都跟她去归化城建设大草原,喀尔喀草原地广人稀,那边的蒙古人更是除了放牧其他什么都干不好,她正发愁嫁过去之后人手不够用。
那些人在原籍被歧视,就去个新地方从头开始,到了归化城,谁知道他们原本是什么籍。
第169章
历朝历代都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大清也不例外,开国之初就明令后宫众女上至太后、皇后,下至常在、答应一律不得插手前朝大臣官员事宜,不得私自进入南书房、上书房等地方,更不得私下议论朝政为谈资,否则便视作干政。
只是大清的情况有些特殊,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没有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当今圣上能不能熬到现在还难说,而且后宫不得干政,并没有说公主不能关心政事,尤其是这些要嫁去蒙古和亲争权的公主,一个二个都是太皇太后亲手教出来的。
绥兰年纪小,小丫头对智斗不太感兴趣,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