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在当地找几个口才好的秀才,读书人,他们若能劝得动百姓迁出镇子,一户人家赏黄金十两。”
孔让尘直接惊呆:“整个江萝镇少说也有二百来户人家,这可是大镇,王妃,咱可不兴诓人,您到哪弄这些钱啊!”
一直甚少表态的李弗襄开口:“怎们最大的钱袋子不就在眼前,把你爹小金库里的地砖撬两块足够了,孔尚书高风亮节,赈灾济民的恩德做的手到擒来,想必心里乐意得很。”
孔让尘一张俊脸通红。
偏偏李弗襄一瞥他,还极为认真地解释道:“你是你,你父亲是你父亲,我没有针对你的意思,你安下心。”
孔让尘顿时更不知道说什么了。
州府的官员再次来请襄王移驾。
襄王对着自己手下的一批官员说:“谁若是想离去,可以直接跟着州府的人走,让他们在安全的地方安置你们,但是本王和王妃,不会跟着一起走,只要江萝镇还有一户人家未撤,本王便不会动。”
跟着一起南巡的官员们一个一个的站出来,并无多余的慷慨陈词,只道自己身为朝廷命官,绝不会在这种时刻抛下即将受灾的百姓,独自享乐去。
官府很快纠集了一帮秀才,向他们传达了赏金的事,读书人重气节,官府的人遵照高悦行的嘱咐,话说的很含蓄,反复强调这是为了百姓民生考虑,在场的人行的是善,积的是德,才让这些秀才们心甘情愿的去办事。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诱之以利。
百姓们哪能经得住这样的轮番游说,等到高悦行再将一些补偿他们的银两拿出来,镇上很快空了一大半。
只是,终究是有更固执的人,要死守自己的家和土地。
他们根本不畏惧死亡,也不求什么银钱。
他们反倒向游说的秀才们下跪,请求成全。
说实话有些难搞。
整整三天。
高悦行没怎么合眼。
第四天凌晨,西境的军报传到了李弗襄的手里。
——须墨尔已悄无声息地越过了胡茶海,在襄城外不足二十里的地方扎了营,军报离开襄城的时候,他们已经短暂地交了一战。
襄城防守吃力,请求支援。
第124章
124
战报的发出时间是四天前。
须墨尔挑这个时候动手, 是打着趁人病要人命的主意。
李弗襄手中拿着战报来找高悦行。
高悦行本不知战报的内容,可是一看那方方正正的匣子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李弗襄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