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
首页

第7节

闵氏很是欣慰:“在家里歇了这么久,早闷了吧?”唉,她可怜的女儿,已经无聊到将票根拿来把玩的地步了。

既然杨家的规矩并不严苛,当然要趁机多捞点福利。是以,杨雁回听了这话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真的很闷!

闵氏道:“那我过两日跟赵先生说一声,让你接着去她那念书罢!”

杨雁回兴奋地睁大了眼睛,差点就问出一句——我还可以上学堂?幸亏及时反应过来,笑着应了一声:“哎!”

本朝各府、州、县、乡村皆立社学,使乡村子弟得到学习的机会。教授内容包括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以及经史历算之类。

社学中多是八岁到十五岁的孩子,且明文规定“凡近乡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下,有志学文者,皆可入学肄业,入学者得免差役”。

不过很多家境不差又有志读书的子弟,不大上社学。比如杨鸿杨鹤,都是六七岁开蒙,送去镇上廖先生的书屋读书。原因很简单,那位先生教授的内容多是围绕科考来的。

待念得差不多了,他兄弟二人便不再去了。

“差不多”的意思是,兄弟两个感觉从先生那里学不到更多东西了。于是,他二人便回来自己读书了。去书院念也是一条路,可最近的书院也在百里之外,需要住在山上,兄弟两个不想去。

倒是不怕吃苦,是觉得父亲身体不好,家中妹妹还小,只丢母亲在家操持里里外外,实在不放心。

杨崎一直托人打探,想请个先生回来教儿子,怎奈一直请不到合适的。本来一连请过两个,杨鸿都觉得对方水平不过尔尔,杨崎却再没找到更好的了。

毕竟杨家人脉不够广,虽说积攒下一些家业,那也是这些年的事,名声很大的先生,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请得动的。

两个儿子只好自己读书,准备明年下场考童子试。若是考中,便去县学读书,看看那里是否好些。

儿子的学业不能糊弄,女儿的就好打发多了。

适逢东边有个北柳村,村里有个姓赵的守寡妇人,幼时跟着做秀才的父亲念书,倒也有些学识。丈夫去世后,那妇人便守着独子过日子。为了生计,就在家中办了个闺学,做起了女先生,专收女学生。左近家底殷实的人家便送女儿去那里念书,杨雁回便是其中之一。

虽说用大脚趾头想想也知道女先生教授的课程,无非就是《女戒》《内训》,妇德妇容之类,但杨雁回还是高兴不已。

只要不用日日憋在院子里,那就比什么都强。她上辈子在深宅内院憋屈了一生,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刘家的奴妻 历史 /
刘家的奴妻
风吹雨成花
架空偏现代,虽然大方向男女平等但很多乡镇和农村里出来的男女还讲究古老的那一套,...
100971字10-13
深度补习(1v1 ) 历史 /
深度补习(1v1 )
知妤
80398字07-03
海棠春信(重生) 历史 /
海棠春信(重生)
白露栖木
116738字09-29
契约恋人 历史 /
契约恋人
夏语天
「因为,我喜欢上抹茶了。」 「这么巧,我也喜欢上巧克力了。」 每个星期都...
196399字09-13
《坐南必朝北》 历史 /
《坐南必朝北》
娜鸭鸭鸭鸭
人在黑暗中待得越久,见到阳光后便越是疯魔,哪怕是仅仅一缕光线,抑或是被阳光刺...
143361字09-13
抗战之老兵油子 历史 /
抗战之老兵油子
卡尔加里小虎
" 关于抗战之老兵油子:不穿越,不YY,有什么武器就打什么仗,有最全的抗战小分队...
2017324字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