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氏道:“老郭家的小女儿十二岁不让去的,焦大勇家的闺女上到十三也不让去了。”
杨雁回又问:“为什么是那个年纪?”
闵氏“噗嗤”乐了,往大开的窗外瞧了一眼,发现两个儿子已经因为太阳西斜,收拾案几回屋了。这才小声道:“因为身上来了啊!”话说回来,就是不来,上到十三也到头了,总不好那么大了还和男孩儿一起念书。
“身上来了?来什么了?”杨雁回刚问完,忽然就意识到是来了什么。她上辈子早来过了呢!
以前葛氏难以启齿,没好意思教她。她身上第一次来的时候,吓得半死,可又不敢去问教养嬷嬷,只能偷偷问葛氏。葛氏这才大致向她说了一下,还教了下处理法子。
闵氏又笑道:“癸水呀!”
这话说得也太直白。
“哪有当娘的这样拿女儿开心的?”杨雁回低声抱怨,心里却是又羞又高兴。这就是亲娘和继母的区别么?亲娘是真正的无话不谈,没有丝毫隔阂的。一边抱怨着,她便一头扎在了闵氏怀里。那份母亲独有的宠溺和温暖,实在是叫她又欢喜又依赖。
闵氏忍不住道:“又来了又来了,自打病了一场后,就变得特别黏人。这都多大了?也不怕给人看到!”她虽是这么说,手却已经揽住了女儿。
杨雁回又问:“娘,你很喜欢莺妹妹?”
说起杨莺,闵氏便叹道:“那孩子命不好,你伯母对她的态度,你也看到了。你大伯和伯母只喜欢男孩儿,不喜欢女孩儿。你堂哥是个宝,你堂姐和堂妹就是两根杂草。”
“堂姐?”杨雁回似乎听秋吟提过自己有个堂姐的事,“是鹂姐姐么?”那位大堂姐早已去世了。周氏一直对别人说,杨鹂的死都怪杨崎。
“是啊,那是多好一个女孩儿呀”闵氏叹息道,“就是因为你大伯败光了家业,原本好好的小姐也要砍柴割草喂鸡养鸭。砍得柴少了,不够烧第二天的饭了,你伯母就要骂人打人。你堂哥一个少年人,一身的力气不去使,反倒游手好闲惹是生非。莺儿那时候也要在家帮着缝补浆洗,做饭扫地。只是莺儿那时候还小,力气活儿就都让你堂姐干了。结果……”闵氏想起那些事儿,就有些说不下去。
“结果怎么了?”杨雁回从闵氏怀里起身,越发好奇。
闵氏还是继续说了下去:“那天才下过大雪。鹂儿又去砍柴,近处的柴都被砍光了,她就走得远了些。哎……走得也太远了些……直到傍晚你大伯和伯母一直不见她回去,这才觉得不对劲儿,上咱家来找人帮忙去寻鹂儿。我们就开始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