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大户人家的姨娘有她威风?外头的人来谢恩,不是谢正头太太或者老太太,反是来跪拜她。她又啜了一口参汤,这才将那小小的汤碗放下,一旁的小丫头忙接了过来,轻轻搁在了她手边的桌上。
苏慧男道:“听说那日,杨家的妇人说话不大客气,似是将侯府和咱们府里都怪上了,真是好生不懂事。那霍家的马车撞人,与咱们有何相干?如今看来,或许她那日也是急了,口不择言罢了,人还是明白事理的。”
那管事媳妇收了崔婆子的好处,此刻拐弯抹角帮着杨家说些好话,她道:“恐怕也不只是为着谢恩。”
“怎么说?”
“我听说那杨家的当家男人身体不好,整日里病歪歪的,一家子的生计全落在女人身上。他们家三个孩子都尚未成年,长房的大伯一家好吃懒做,父子两个还是赌鬼,日子一没着落便去打秋风。我寻思着,那杨家虽然有屋有田还做着养鱼的生计,只怕日子也不见得好过。这次上门谢恩,虽说大有感谢您的意思,恐怕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杨家一年到头往咱们府里供着鱼虾,真要是因为那次霍家的马夫莽撞就断了财路,呵呵……想必小门小户的,要心疼吧。”
苏慧男略一思忖,既对自己感恩戴德,又怕断了财路,只怕这杨家以后做事只有更尽心的。若是真的不再让杨家送鱼,自己还得另外寻一处人家。杨家送的鱼虾,这么多年来都没问题,猛地要换人,谁知道底下那起子奴才打什么主意,万一举荐个不像样的人家来呢?
那管事媳妇又适时递上来几条帕子和锦囊:“瞧奴婢这记性,真是该打。主子您看,那母女二人还送了些帕子和锦囊来。说是分送给老太太和您的。她们是穷苦人家,没什么能拿出手的好物件儿,也唯有送些亲手做的绣品聊表心意。”
苏姨娘嫌“姨娘”“姨太太”的叫法不好听,可又不能让人称呼一声“太太”,是以,下头的人只能称她为主子。
苏慧男哪里瞧得上这些东西:“行了,你们挑几个,剩下的给老太太送去吧。”
“多谢主子。”
管事媳妇虽笑着谢了恩,心里却一阵叫苦。这苏姨娘越发无法无天了,竟然叫她给老太太送下人挑剩的物件儿。真是尽顾着自己耍威风,全然不替底下人着想一二分。万一这事情没捂住传了出去,苏姨娘有老爷一力保着,自然是无事的。可她们这些下人……早知道,不如不收崔婆子那点好处,揽下这么一桩事。
苏慧男又道:“虽然那杨家母女明白事理,可咱们秦府规矩大,我一个姨娘,也不好真让人家进了府里来叩头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