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短暂交好,迫使东突厥投降大唐,西突厥远走西域。而后,薛延陀人势大,遂成为了大唐边患。
李遐玉惊讶之极:“突厥降部冒充薛延陀人来劫掠?他们怎么敢?!”东突厥降大唐之后,余部安置在灵州、夏州以北、阴山以南放牧。后来,今上以阴山南北乃突厥故地,且牧场更丰饶为由,命阿史那思摩(李思摩)率部众前往。从此,东突厥降部便成为薛延陀人的心腹之患,互相劫掠,彼此损耗。突厥降部也成为横亘在大唐与薛延陀之间的缓冲,致使夏州十年无战事。然而,谁会想到,这群已经降唐十年的突厥人,居然胆敢做出趁火打劫之事?
“若是危及部落生计,又有何不敢?”谢琰道,“此次暴风雪或许比我们所想的更严重,影响了游牧诸部,他们亦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既然胆敢冒充薛延陀人之名,恐怕他们已经豁出去了,长泽县城接下来都不可能安稳。若是突厥人走后,再来一群马贼……”他们三人毕竟势单力孤,一旦被这些人发现,不但连仅剩的粮食都保不住,安危也堪忧。
“我们……我们不能留下来了?”李遐龄听得懵懵懂懂,却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谢琰与李遐玉都沉默下来。长泽县城确实不安全,不可能让他们安安稳稳地待上一个月。但,一旦出了县城,何处又是安全之地呢?往东去夏州州府?恐怕那里正是激战的战场。往南去宁朔县?长城关隘在这种紧要关头会让没有过所的他们通过么?往西去往灵州投奔祖父祖母?四处游荡的薛延陀人、突厥降部、马贼实在太危险了。
一瞬间,李遐玉竟生出“天下之大,无处可去”的悲凉之感。
废墟外,隐约再度传来悲泣痛哭之声,又有不知几座宅院被点燃了,冲天的火光与黑烟令侥幸躲过一劫的长泽县百姓们不禁心生绝望。日复一日的劫掠,薛延陀人来了又走了,突厥人来了又走了,也许还会有马贼趁火打劫——饱受摧残的长泽县城迟早会沦为一座只余尸首废墟的空城。
直到天色暗了,零散的马蹄声才从长泽县城四处汇集起来,往北城门处离开。
透过藏身之处的空隙,谢琰、李遐玉、李遐龄沉默地看着这群突厥人捆着数十幼童离去。或许是实在寻不着什么财物粮食了,他们只剩下掳人的选择。又或许,掳人本来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昔年突厥人俘虏汉人作为奴隶鞭挞,如今他们大概不敢如此明目张胆,也不敢掠走可能认破他们身份的青壮男女。不过,这些幼童的下场,恐怕也并不会太好。无论男女,他们最有可能的便是被突厥人拿来与粟特人交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