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陌生,她的兄长也有一块,尚字令牌只给尚府的亲卫们。
那青年做揖问好:“十七姑,近来可好?”
罗大婶费力思索了半天,才认出来人:“你是小十六郎,尚显。”
尚显微微点头,笑意不显:“十七姑好记性,小侄正是北街的十六郎尚显。”
好似一下子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罗大婶亲热地拉住尚显问东问西,无非是你成亲了吗,可否订亲,平日在小侯爷身边做些什么,最后才想起来问尚显的父母可好?
那态度和感觉好像在相女婿,忆君心里犯嘀咕,眼瞄向子君探究个明白。
子君对着妹妹挤眉弄眼,尾巴都快摇上天。
无论罗大婶多热情,尚显依旧是一副淡漠表情,缓缓回话:“阿爹和阿娘身子都好,他们同我大兄住在一起,小侄一心侍奉小侯爷,暂未想过成亲的事。”
没成亲就好,现在不想,不代表以后不想,说不准见了阿圆就会想到。
罗大婶心里小算盘拨得噼哩叭啦,笑得更加温和,打发婆子到集市上采购,留尚显用午饭。
“阿娘,不用张罗,我们出城再吃。”子君站起身制止道。
“啊?”罗大婶惊讶,热情不减:“吃完饭再带着你妹妹学骑马也不迟,外头的吃食那能比得上家里。”
尚显不苟言笑并不说话,子君叽哩呱啦一通,“阿娘,郎将在侯爷身边走不开,难得出来一遭,赶晚要回大长公主府当差。”
子君挤着眼色,时间不多要抓紧。这位尚显自小当着武英侯的亲卫,论理是片刻不能离身,也就是在京里太平着,若在外天大的事也拉不动他。
罗大婶会意,打发忆君回屋换骑装,又亲到厨下用油纸包了几块热烘烘的糕点,又用陶罐装了多半罐热汤,细碎的话儿叮嘱子君一定要看好妹妹。
子君一向是个大孝子,阿娘的话不敢不听,虽然外面马上备了从京中酒楼买来的牛肉、果酒并羊乳,他还是接过阿娘准备的瓶瓶罐罐,带着忆君出了家门。
全程尚显就在边上看着,唇角微勾,只进门一会儿功夫他对罗家的真实意图大致明了。他分了几分注意力给忆君,传闻中那个弱不经风的女孩儿,看起来本人要健康得多,生得也很美。不同于他跟随侯爷在长公主府、大长公主府及定国公府见到的女子,罗家阿圆胜在自然无修饰。
忆君跟个傀儡一样,换上骑马装,出门上了马车,一路出城向西,行了大约多半个时辰,马车才停下,她也能缓口气。
说了的学骑马,很明显变成了相亲会,罗家母子在搞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