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打听着这段往事,玉娘倒是肯高看顾文端与辛氏夫妇一眼。尤其辛氏,称善而隐恶,是个有心胸的,怨不得顾文端也肯看重她。有这样的母亲,女孩子还能差了吗?因此方在乾元帝面前透了瞧中顾鹊的话来。乾元帝若是信不过顾文端,也不能叫他做了中书舍人,见玉娘选中他的女儿给景宁,自也肯答应。
待得赐婚旨意下后,直叫京中诸王公勋贵惊了眼目,却是顾文端虽是天子近臣,到底品秩低了些,在王公贵胄,勋贵高官如云的京城,算不得什么。十来岁的小女孩子们到底不太懂事,口中虽然不说,可举动间难免有些区别,偏顾鹊也是个懒怠的,情愿在家中帮着辛氏看账簿子,也不喜欢与女孩子说笑玩耍,是以在闺秀圈中倒好说个籍籍无名,忽然乾元帝叫点为郡王妃,女孩子们哪有不羡慕嫉妒的。
只是赐婚旨意下后,顾鹊便算是皇家人,依着规矩,由宗正寺使人在顾宅划了个小院子来,请顾鹊迁入,从那以后顾鹊身边服侍的人,都是宫中遣出的宫人内侍,竟就与家人隔绝了。从那以后,莫说是顾文端见不着自家女儿,便是辛氏要见顾鹊,也要按品装扮,依礼求见,得着顾鹊应允,方能进入,更别说是那些勋贵大臣家的女孩子,便是顾鹊肯见她们,宫中派出来的掌事内侍与宫人也不能答应。因此上那些女孩子进不来,顾鹊也出不去,两边碰不到面,便是有一腔的酸妒,也只能强忍。
顾鹊这里酸不着,好在还有一个宁姐儿。却是在这些闺秀眼中,宁姐儿是皇后殿下的侄女儿,可皇后殿下若是真疼她,还能不叫她做个赵王妃?赵王殿下可是皇后亲自养大的,还能逆了皇后意思不成?皇后自家侄女不抬举,却去抬举个挨不着边的,分明厌弃了宁姐儿。
可要这些闺秀们当面讥刺宁姐儿,便是与她们一个胆子也不敢,且从小的教养也不能答应,可看着宁姐儿镇定模样,却又不肯服气,在背后悄悄道:“殿下都不喜欢她了,难为她还要做个镇定样儿给人看。”更刻薄些的还道:“那顾鹊长甚样也没人知道呢,倒是赢过她,若我是她,也要不服气的。”
更有人特地把这些话学了与宁姐儿听,直将宁姐儿气得哑口无言,又不好当面发作,只得强忍回家,哭诉与冯氏知道。冯氏听说,一面是心疼宁姐儿,一面也埋怨起玉娘反面无情起来,暗道:你在家时我待你也可谓厚道,如今你得意了,全不念旧日情分。哪有这样为人的!只是这番埋怨冯氏连着宁姐儿也不敢告诉,更别说谢显荣了,又忍气来劝谢显荣好好当差办事,千万不要再惹玉娘做恼等话。
因顾鹊做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