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清楚了地址,亲自往董明河处走了遭。
有道是闻名不如见面,可在刘然这里,却是见面不如闻名了,却是这个董明河个子矮小黑瘦,晃眼看去,毫不起眼,仿如田间农夫一般。
只是刘然到底也有见识,知道人不可貌相一说,跟董明河攀谈了回,又把董明河救产妇成名那事拿来笑道:“果然是生死人而肉白骨哩。”董明河当时摆手笑道:“这话不过是乡民夸张。我又不是阎罗,哪能叫死者复生?不过是那对母子未死,只是一时闭气罢了,我即是大夫,叫我瞧见了,哪有不救的道理。”
刘然听董明河说得有些儿意思,便客客气气地请问详细。董明河就将当时情由解说了回。却是当时他看着从芦席中滴下的鲜血色做鲜红,有血气而无腥臭,可见血脉是通的。血脉即通,自是此人气息未曾断绝。即是气息未绝,自然不是死人。他救了个活人,原也没什么好夸张的,不过是乡民们愚昧,一传十十传百的,倒成了新闻。
因着董明河不肯揽功夸张,刘然更将他高看一眼,又请教了些妇人风眩之症,董明河所说与御医们也合得上,就叫刘然起了心思,意欲邀请董明河入京为楚王妃诊疾。依着刘然想来,能为亲王妃诊疾是董明河这等乡野郎中难得的机遇,不想董明河当时还不肯答应。
董明河倒也不自谦医术不佳,只道吴江乡亲们待他有情义,他不忍辜负,而京中名医行家甚多,有无有他,也不甚要紧。
刘然起先还有些儿可有可无的意思,可听着董明河这般说辞,倒是对董明河有了些信心,又亲自来请了回,董明河因见刘然孝顺,这才答应随刘然进京。
说来楚王妃之缠绵难愈,也是与御医署那些御医太医们的习性有关。依着辈分楚王妃是乾元帝的婶母,又是将七十的人了,已好算是风中之烛,哪里经得起用大方子。
楚王妃不过是个楚王妃,治好了没甚大功劳,可若是吃有个甚,怕也要叫问罪哩,是以御医太医们只求个平安,不叫楚王妃在他们手上出甚事就算有功了。
御医太医们即不肯用心,京中那些有些儿名气的大夫们也一样敷衍。却是同读书人要考进士做官一般,大夫们也想着有朝一日入御医署,如今将御医太医们得罪了,还能有日后吗?是以自然也不敢与御医太医们争驰,是以楚王妃的病情虽没加重,却也一直不曾缓解,直至刘然从江南带回了董明河。
这董明河是乡间郎中,全不懂御医署的门道,过来一诊脉,再讨了从前的方子看了,先就把那些御医太医骂了顿,只说他们胆小如鼠,尸餐素位,若是无有能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