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子侄。
世宗七子,咸宁皇帝最小,前头的六个哥哥,悼恭太子早夭,无后;怀愍太子只剩了个安郡王萧衡;蜀悼王有两子,蜀王、彭郡王;荆王因谋反,子嗣都被废为庶人,可不计;齐哀王全家都因怀愍太子案死绝;而吴王尚在,腿废不能为君,也不曾娶妻生子。
因而满打满算,世宗系就只剩三个候选的:安郡王、蜀王、彭郡王。
虽然选择范围不大,但朝臣宗室们的意见却很难统一。这几位都是咸宁的侄子,亲疏一致,贤愚似乎也差别不大,有点难以抉择啊。
而且面对这样的大事,大家本就不敢轻易发表意见,不然万一上位的不是自己支持的,被新君怀恨在心,秋后算账怎么办?
朝堂议论的时候,大家都很谨慎,没有多少人开口,但私下里,却有很多人属意安郡王,毕竟他是先怀愍太子之子,且虽早年有病弱之相,近年来却少有听闻大病,又已有了康健聪慧的长子,后继有人。何况安郡王就在京城,而蜀王和彭郡王却还在蜀地。
谢兰馨在谢安歌面前一向随意得紧,私心里也觉得安郡王最适宜,也就这么随口说了,还问起夫父亲哪一个亲王最合适。
谢安歌看着谢兰馨这没心没肺的样子,无奈又好笑,摇摇头道:“韩太师一直没有表态,只说要等蜀王和彭郡王回京,显然更属意他们两人中的一个。”回头又叮嘱谢兰馨:“这样的揣测,以后可莫要说出口,免得惹祸上身。”
“我也就悄悄和爹爹说说罢了。”谢兰馨吐了吐舌,她也知道分寸的,只是在爹爹面前没有顾忌了点,这才说出口的。
谢安歌还是道:“便是在家里,也要小心谨慎些才好。”
对谢家来说,却是无所谓哪个做皇帝的。
安郡王与谢家交好,蜀王妃是文楚,就算彭郡王即位,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不好的。
因此谢安歌在朝上对此不置一词,反正他的官也不显要,意见也不那么举足轻重。
顾家和吴王他们自然是希望安郡王能登基的,毕竟说起来,当年若不是怀愍太子遭人暗算,如今安郡王本就是妥妥的太子。
为着议立新君,一时间,朝堂上暗潮汹涌,人心惶惶。
顾谨不免也被扯入其中,却没把这些事告诉谢兰馨,不愿她也跟着烦心,因此外头风起浪涌,谢兰馨在闺中,却还自在,只是少了钟文采的吵吵嚷嚷,觉得有点儿寂寞。
这日谢兰馨去定远侯府找钟文栩玩,从她口中得到了一个消息:文柔小产了。
谢兰馨不由为文柔难过:“那表姐以后的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