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之上,是个能念书的,这是啥意思,这是老沈家这块地上的根苗好啊,上头几个孙子因为家穷耽误了,这要是老四家孙儿也能念书,必定也差不了,到时候,可就是两个举人老爷。下元村头一份儿啊!
“行,这媳妇儿咱娶,说啥也不能委屈了老四!”沈老头一锤定音。老两口达成了一致。
要娶刘家闺女就得盖房子,要盖房子就得要银子,沈家没银子,但是姬家出了举人老爷肯定有!
沈老头有些犯怵,跟别人借银子周转些日子,那是你来我往的人情交道,今儿我不合适,跟你借几个,明儿你不凑巧,我也借给你,可跟姬家借银子却不同,要盖起三儿媳妇那样的两间大瓦房,节省着也得七两银子,以沈家的家境,没有十年攒不下这么些银两,跟人借六两银子,十年后再还,实在不地道,沈老头张不开这嘴。
“要不让三儿媳妇回去问问?老四娶媳妇,她这当嫂子也该尽份心才是!”赵氏出了这么个主意。
沈老头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你问问也行,好好说话,行就行,不行就算了,别让孩子为难,咱家三儿……唉,也是咱老沈家对不住那孩子……”想起极有可能已经战死的儿子,沈老头心里难受,扛了锄头下地去了。
赵氏亲自去了三儿媳妇的新房,许是自家也有了盖新房的打算,打从进大门起,赵氏就不住眼地打量这个院子。
别看只有两间房,可这房子盖的真叫个好,青砖大瓦,一点儿泥不见,连脚踩的地都是青砖,窗也大,屋子里亮亮堂堂,映得满屋的新箱柜上都泛着光。
赵氏在炕上做了,端着儿媳妇端上来的糖水,喝了一口,才笑眯眯的说道,“今儿,我去了一趟梨树沟把你兄弟的婚事定了。”
“哎呀,这可是个大喜事,定的是哪家的闺女?”姬绣虹惊喜的问道。
“是刘家,她爹大号叫刘根平,那是咱这十里八乡数得着的好闺女,长得好,手比你还巧,能在县上接活,看上了咱四郎,还说要陪嫁一整套六大件的箱柜,都用槐木的!”赵氏喜得几乎手舞足蹈。
姬绣虹不动声色,仍做欢喜状的附和道:“四郎真是好福气,能娶到这么好的闺女,不过,那也是咱家四郎长得好,又知道干活,换了别家的孩子也不能够!”
赵氏沈觉这个三儿媳也不错的很,待兄弟小姑都真心,“可不就是这个话,咱这叫两好成一好!”
“就是这个话!”姬绣虹附和她道:“那顶在了那一日?咱得先好好收拾收拾屋子,再抹抹墙,好放嫁妆!”
赵氏一听这话,说到了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