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朝臣不满久矣,看向卫若兰,道:“你们的心意,朕知道了,记着你们的忠义。今儿一早北疆来报,说今年天气奇寒无比,滴水成冰,冰封长河,恐怕还得冷上几个月,许多将士冻烂了手脚,朕已派人去查探了,正为置办棉衣冻疮药的银子发愁,你们这笔银子来得实在是时候。”
命人传陈麒过来,不顾他脸上的惊诧之色,让他带人去卫若兰那里取银子。
等甥舅二人都走了,长泰帝方自言自语地道:“可惜静孝那丫头住在荣国府,此事宣扬出去对她不好,荣国府里的人知道了得恨绝了她,也得恨死了林如海,谁能想到林如海宁可托付给乳臭未干的外姓人卫若兰,也不肯托给荣国府?此事,只好先便宜卫若兰了。”
从前因一个林如海进献家产,自己筹集到了许多银两,如今出了一个卫若兰,便是筹集不到那么多银子,总也能筹集到一些,比没有的好。
为了银子,长泰帝无所不用其极。
第031章
不想,长泰帝次日早朝好容易才筹措到了二十余万两银子,雪灾之民已妥善安置,棉衣药膏已经着手料理,正舒心间,太上皇忽然传出话来,令工部支银扩建避暑山庄,须得赶在入夏前竣工,今夏好去避暑,又命在上阳宫里修建一座观月楼,以备中秋赏月之用。
太上皇在位时平定许多战乱,创下太平盛世,但生性奢靡,喜下江南游山玩水,官员借银便高达千万余两,亏空更是不知凡几,兼年老仁慈,导致吏治,多是既贪且懒之人,每逢事故便左右推诿。长泰帝深恨久矣,只能暗中在要紧处安插心腹,面上尚不能大力整治。
太上皇禅位时国库内只有几百万两银子,那年七处天灾,粤海又接连告急,百姓流离失所,长泰帝急得坐卧不宁,这点银子压根就不够用,若无林如海之献,恐怕早已危极险极。
太上皇的私库里虽有底下各进献之物,银钱却早被太上皇修建园林盛景耗费尽了,因此若要扩建避暑山庄、修建观月楼,就得从国库里支取银子,这也是太上皇的本意。本朝以仁孝治天下,纵使长泰帝心里不愿意,也不能违背,太上皇手里有许多权柄未曾下放,尤其是几个大营的统领都是太上皇得用的心腹,哪怕为非作歹,太上皇亦十分相护。
长泰帝不愿动用国库里好容易才攒出来的一千万两银子,他得用在兴修水利、边疆防护以及灾区百姓身上,焉能因享乐而动之?他不想因满足私欲而加重赋税,致使民不聊生。其实,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无战事,便是国库无银长泰帝也乐意,偏偏天不从人愿,须得攒钱救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