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不了的。来自西州的说书人听士卒们说完马璘将军的故事后,经过一番添油加醋之后,各家酒肆里马璘将军的英雄事迹便被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述起来。
故事里的马璘,自然是成为了天神一般的人物,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没看大食人的大将和元帅连高大将军都打败了,却还是最终死在了马璘将军的手下么?
到了晚上,马璘将军的事迹已经传扬到周围的村庄和军屯。随着故事的传播,事情自然是变得越发离奇。
活着回来的人是幸运的,死了的人再也无法回来。城市内外还有着大量战死士卒的家人,在悲伤中等待着抚恤的到来。边民的生命是极为坚韧的,亲人的离去也无法让他们倒下,活着的人要更加辛苦,把逝者的责任承担起来。马璘将军应允的抚恤,便是他们心中期待的一点儿安慰。
有人欢喜,有人兴奋,也有人悲伤忧愁。每一次大军得胜归来,疏勒镇便是这个样子。大唐帝国的赫赫武功,便是这些坚韧的汉族边民们用热血和眼泪铸造而成的。
杜环出了镇守使衙门,策马在疏勒城内外转了几圈,对于眼前的局面极为满意。虽然要再舍弃一部分钱财,可是凝聚民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笔钱便没有白花。
已经把自己的前程牢牢系在了马璘的身上,杜环自然是一切都要替自家将军考虑。听着酒肆里说书人用沙哑的声音传唱着马璘将军的事迹,杜环忽然有些佩服起自家将军来。金银钱帛都是虚的,在安西这片土地上能够得到这么多汉民的爱戴,这是多少财富都换不来的。要想在安西大干一场,没有人心可是不行。
杜环并不清楚,如今的将军哪里还顾得上招揽人心。他家将军改变计划,给战死在怛罗斯川的安西袍泽也送去抚恤,和邀买人心没有半点儿关系,纯粹是一时心软所致。
军中儿郎有的是能工巧匠,镇守使衙门也极为宽敞,没有花费多久,一个拍卖专用的木棚便在一处院落里搭建完毕。
第二天,马璘早早地来到木棚之内,站到高台上拿起木槌,仿佛又回到了前世。
城中的商人都是等在衙门之外,见镇守使衙门开启了,立马便是潮水般的一涌而入。
这一种新的拍卖规矩,来自于后世。杜环一番讲解之后,众人便都明了,各自领了号牌,坐到座位上等待。
白孝德也来到了这里,和那些胡商们嘻嘻哈哈的混到了一起。看样子他在胡商中很吃得开,跟每个人都极为熟悉,也没有一点儿镇守使的架子。
马璘身为主将,自然是不适宜做这件事情。拍卖开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