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却如同鹰隼般锐利。白孝德正站在中年汉子身旁,陪着笑脸解释着什么。
马璘深吸了一口气,大步迎了上去。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高仙芝的副将,大名鼎鼎的封二,封常清!
前世读历史的时候,这位在他的眼中乃是安西军最后一位名将,安西军遭受怛罗斯之战的惨败后犹能固守西域,此人功不可没。而如今脑中多了关中汉子马璘的记忆,他知道这是一个安西军众多军将都畏惧的角色。
田名远他们经过疏勒镇最多也不过七八天时间,消息传到安西的时间自然更短。封常清居然这个时间就出现在疏勒城,完全出乎了马璘的预料。
后世史家提起这位残疾将军,都是充满了同情。封常清接任安西节度使后,不仅维持住了碛西的局面,数年内东征西讨,居然是略有开拓。后来入京述职时安禄山恰好发动叛乱,封常清临危受命带着几万两京纨绔上了战场,这样的军队自然是敌不过河朔劲旅,连战连败之后,无奈之下和高仙芝合兵一处死守潼关,最后被天子下令和高仙芝一起斩于军中。一代安西名将,竟然是落到了这样的一个下场。
对于这个历史上的悲情将军,马璘心中充满了由衷的敬意。不过此刻他的身份是安西都护府的将军,是左金吾卫将军同正马璘,更是封常清的下属,何况现在是天宝十一年,封常清还没有接任节度使,渔阳鼙鼓还没有发生,皇帝也没下令斩了封常清,所以此时自然不是表达敬意的时候。
“仁杰,活着回来了?好,好啊!”封常清看到马璘,脸上现出疲惫的笑意,一瘸一拐的迎了上来。
马璘听了这话,身体里残存的关中汉子马璘本能发作,不由自主的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
封常清走了过来,用力拉住马璘的手,用看子侄辈的目光细细打量了马璘一番,点了点头微笑道:“仁杰,老夫听到你平安回来的消息,立刻就赶过来了。这次你建立的,可是盖世功业啊。班超陈汤之功不过如此,马少保有子如此,九泉之下亦可含笑瞑目了。”
马璘拱了拱手道:“大夫谬赞了,路上也折损了不少袍泽,马璘实在惭愧。”
“隆冬季节翻越葱岭,带回了数千汉家儿郎,这已经很不错了。听说你还于万军从中阵斩了大食人的大将和元帅,带回了他们的首级?首级在哪里,让老夫看一看。”封常清呵呵笑着,直截了当地道。
马璘心中猛地一突,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和这位安西宿将对上了。想着就要和这位自己一直很敬仰的安西名将起冲突,马璘瞬间觉得无比的荒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