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也门人的运动是有传染性的,即便是唐军还未抵达的区域,不少善于审时度势的波斯裔德赫干也开始了对当地阿拉比亚人和也门人的清洗,提前为唐军到来做准备,对于那些逃亡途中经过他们领地的阿拉比亚人和也门人,自然也是不肯放过。只要被发现了,都是免不了被杀戮、掠夺的下场。
大量的逃亡者惨死在路途之中,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逃亡者成功逃过追捕。侥幸跑到伊斯法罕的已有好几千人,全部都聚集在这处营地之内。这些人到了这里之后,得到了支持哈里发易卜拉欣的总督的庇护,也把唐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带到了这里。
拉伊以西属于哈里发易卜拉欣的领地上,大量的人们被动员起来,也都已聚集到了伊斯法罕周围。这些人人数最多,虽然是未经训练,却也有着不小的声势,战斗意志方面……比阿拉比亚人和也门人肯定要强一些,不过也都属于炮灰的角色。
这些都可以称为马瓦里,属于波斯人中的下层百姓,名义上都是皈依了胡大,其中真正虔诚的却是少数。他们到这里,大部分并非是心甘情愿,而是被易卜拉欣的精兵驱赶着过来的。
如今这些人都分布在城外军营之中,简单的进行过整编,人数达到了将近十万,不过却都是一些乌合之众,战力和易卜拉欣的精兵没法相比。
当然了,易卜拉欣的精兵成军也不过两年多,说是精兵那是相对而言的,比阿卜杜拉的叙利亚军团还差很远,更不用说和安西铁军相比了。
三大哈里发混战之中,阿卜杜拉独自对抗另外两个哈里发,在阿勒颇和易卜拉欣交战,在埃及和倭玛亚余孽交战,都是不落下风,靠的就是手里的叙利亚军团,这也能看出叙利亚军团的实力。
当然了,叙利亚军团如何,马璘也是亲眼见识过的。放在大食算是强军,却没法入他的眼。
人数多,未必有用,如果人多有用的话,易卜拉欣把这么多马瓦里驱赶到叙利亚战场之上,早就能拿下阿勒颇了,也不用和阿卜杜拉纠缠这么长时间。所以这么多人过来的意义,不过是为了壮胆而已。毕竟来袭的大唐军队,听说只有一万出头。
知道唐人都是骑兵,所以城外也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布置,阻挡骑兵行进的壕沟挖了不少,能够陷住马蹄的密集浅坑亦是到处都是。
哈里发易卜拉欣站在城头之上,看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士兵,城外蚁群般的人们,心中并不平静。
这一战的重要性,对于阿里的子孙来说是毋庸讳言的。不过对于他来说,这一战亦是早晚之事。
阿卜杜拉背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