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安营扎寨,准备渡江。大军压境,宋容书方才幡然醒悟,原来先前杨夙搞了那么多噱头都是幌子,大家都被他耍了。
然而,宋容书见傅惟久久没有动作,以为他惧怕扬子江天险,不敢强行渡江,于是继续沉缅声色,极尽奢靡地为张贵妃筹办寿宴,甚至还将驻守江州和京口的两名皇子召回建康一起庆祝。此行为无异于自卸双臂,再次印证了“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个真理。
十月伊始,三十万大军正式攻宋。
杨夙首先在扬子江上游发动进攻,水军主力五万屯于汉口,与江夏城的守军相持不下。同时,另外三万则兵分两路,东西夹击狼尾滩,继而进攻宜都,一路上连拔五城,我军士气大增。之后,再从后方袭击江夏,一时间江夏前后受敌。江夏守城一看形势不利,忙率军向建康撤退,岂料杨夙乘胜追击,将他们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至此,上游战场大获全胜,首先告捷。
消息传到建康,宋容书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吓得两股战战,慌忙派兵抵御,无奈已是螳臂当车,根本拦不住杨夙大军东下增援的步伐。宋廷顿时乱作一团。
就在宋廷乱作一团时,下游大军兵分三路趁夜秘密渡江,天亮时分顺利到达江南,将守江的宋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过半,剩下的残兵败将仓皇逃回建康报信。
***
入秋以来,大兴城一直阴雨连绵,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许多日,空气温暖而湿润,夹杂着一丝桂花的甜香,教人恍然间生出置身于人间四月天的错觉。
十月初五,照例是诸位皇子与百官同朝的日子。
九龙殿外,百官站在回廊中避雨,正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当下的战况。屋檐下,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次第落下。我站在高柱旁,望着眼前的雨景,不觉有些失神。
捷报是三天前送到大兴城的,也即意味着这至少是五天前的战况,虽然大家一致认为攻下建康不用费吹灰之力,但山高水远,战场凶险,不知傅惟现在怎么样了。
正当我神思怔忡,身后后人大声唤我:“玉琼!”
额间迅速挂下三条黑线,想都不用想,如此这般咋呼的除了傅谅还有谁?
果不其然,傅谅快步走到我身旁,拍了下我的肩,笑得阳光灿烂:“嘿,你在发什么呆呢?”
我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太阳穴突突猛跳了几下,“殿下,您这身是什么打扮?”
只见这货披着一件半透明的长袍,带了个半透明的帽子,几缕头发湿漉漉的搭在额前,衬着莹白如雪的肌肤,显得有几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