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官在国事上自有一番铮铮傲骨,尤其是当年抗着季正元的压迫拒绝在联名书上签字的中立派别,只要有一人提出主和,便有一众人附和。
一时间朝堂上季派、窦派与中立派三足鼎立的格局因为齐王彦景的到来而重新分成了两派,主和派与主战派各执一词,两方坚持不下。俞云宸素来重视面子上的功夫,粗暴蛮横地否决中立派这样的做法,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做的,唯有等待季正元与窦仁等人私下笼络人心的结果。
而在俞云宸没有召见齐王之前,为了避嫌,作为议和使臣的齐王殿下是无法接待任何人的。俞云宸这边的两派没有分出胜负,齐王殿下便只能就被迫呆在会馆中休息。
这一晃又过去了几日,当俞云宸终于意识到自己过于怠慢这位闲散王爷,解除了会馆外的禁制召他入宫觐见的时候,凌安城中的文武百官才有幸见到了这位足不出户,却已经在凌安城掀起了轩然大波的齐王殿下。
这一日俞云双是先齐王一步递牌子入宫觐见的。当她由内侍通传后进入奉天殿,殿内已然聚集了不少文武大臣,俞云双在大殿正中对着俞云宸行了一个跪礼,趁着站起身的时候四下一扫,殿中约莫站了十来个人,朝服颜色各异,尚书令季正元、中书令窦仁、谏议大夫与六部尚书皆在其中,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熟悉的武将面孔。
御座之上的俞云宸显然并不惊讶俞云双为什么会在这个时辰请旨觐见,对着她敷衍地咧了咧嘴,说了两句客套话,便允她入列归位。
俞云双径直走到了右侧武官队列的首位。
齐王彦景领诏入殿的时候,俞云双同殿内众人一样,正在听一个文官阐述己见。闻到殿门处的响动,俞云双侧过头来,当与来者的眼睛直直对上时,凤眸蓦地睁大,就连背脊也倏然绷紧,心中闪过一抹惊疑不定。
齐王显然并不清楚俞云双露出如此表情的缘由,与她的视线短暂接触了之后,便大步流星地上前,对着向俞云宸行了一礼。
俞云宸的口吻带着客套,请他平身。
齐王彦景身为当今彦帝的胞弟,辈分极高。当年彦帝在沂都事变中夺了废帝帝位,将废帝膝下嫡女安宁公主降为郡主送来宁国和亲。卓印清是安宁郡主之子,又是俞云双的驸马,按照辈分来讲,他整整大了俞云双与俞云宸两辈。
而与他的辈分相比,彦景这刚过而立的年纪倒显得突兀了起来。
彦景的五官从侧面看起来轮廓深邃俊逸,持节而立于大殿正中,身形挺拔,确实是彦国人特有的容貌。
那官吏的话因为彦景的到来被中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