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彻查此案。
容高不负圣望,案情很快水落石出。
也因如此,容高方才明白为何石宝通和庞大元会忽然抱病不起。
原来案子并非复杂,难却难在案之犯着实难拿。
涉案之人竟然从当地盐商,到朝中内阁、后宫皆有,牵连之广,大出人意料。
就薛云上所知,这位前任盐政友公友大人的叔父,正是如今内阁辅臣友阁老。
而此任巡盐御史廖启东则是世勋之后,其妹是敬妃。
更巧的是,这位巡盐御史家中还与馨和郡主的夫家有亲。
可知稍有不慎,就是襄王府也要牵连其中。
然,更让皇帝震怒的是这些人还官商勾结,相互包庇开脱,拒不认罪。
容高奉旨严查,但友公等人到底是朝廷命官,无旨不得擅自抓拿。
无奈之下,容高只得拘来友公家里的总管事。
当日堂上,容高将友大人贪赃二十六万两有余的罪证摆友公家管事面前,令其招供。
没想这位管事却是个胆大包天的,不但睁眼说瞎话,还满口胡言,说这些二十余万两银子是两淮盐商暂存他一个管事处的,以期他一个小小的管事代为购货与古玩等物的。
管事还言辞凿凿友大人并不知情,所以非行贿受贿。
盐商闻讯,亦异口同辞,大呼冤枉。
皇帝听闻,深以为盐商乃此案祸首,当下便下了道谕旨定两淮盐商越权办差、冒滥支销和行贿盐政等罪。
只是户部尚书郑承付谏言,江南盐商千丝万缕早已结成商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郑承付还启禀道:“且历年来盐商常于农耕、水利和赈灾等倾囊相助,多番解朝廷燃眉之急,并非全是害群之马。”
郑承付又进言,可将两淮盐商递解进京,以证人而非罪者待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个击破,终大破江南官商的攻守之盟。
为江南民生计,皇帝不得不再下谕旨,宽恕两淮盐商,但又言贪赃盐官不可轻恕,让容高从严查处。
容高在两淮如何查处且不提,只说不出半月,便被递解进京的两淮盐商。
事到如今,这说服盐商的人选至关重要,一时竟让皇帝踟蹰了。
此案牵连甚广,此时再看殿上满朝的文武,却无一人让皇帝觉着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