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说,心里应该多少也觉得颓然。
“那陛下身子可好些了?”司滢问。
杨斯年摇了摇头,转身坐了回去:“陛下本就体弱,加之向来是个思虑过重的,近来……政务冗杂,河东地区又发了干旱……若说好些,恐怕也是一时时的事。”
谈及天子,杨斯年陷入短暂的怔忡。
前两日陛下眼涩难寐,太医院开的汤药也咽不下去,他便把胞妹做那敷烫的药包拿去试了试,倒是意外奏了效。
彼时虽未闻夸赞之语,但陛下的眉眼之间,已有不寻常的神色。
待到昨日,那药包再次被陛下问及,他便愈加留了个心眼。
从陛下还是储君之时,他便在东宫跟着伺候,凭他对陛下的了解,就怕那位万岁爷是对他亲妹子……
正担心着,身旁忽然挪来个人。
侧目,见是妹妹拖着凳子凑过来:“哥哥,太后跟赵阁老……是怎么一回事啊?我听说太后和先帝爷感情很好,怎么还会?”
见她打听这些,杨斯年颇觉好笑:“那你可曾听说,先帝爷后来沉迷修道?”
司滢如实摇头,一面给哥哥递茶,一面乖乖地说没有。
杨斯年捧过茶:“今人修道,无非是修身与修心,而论及沉迷,自然是有其目的。”他拔开盖子,挨在杯沿小啜半口,淡声道:“先帝爷修道,为求长生。”
求长生,迷恋的便是丹药之术。
是药三分毒,方士献的丸药吃多了,先帝爷便开始喜怒无常,更对后宫产生厌倦,少有御幸。就连彼时一向受宠的太后,也难面圣颜。
后宫向来最是势利,贵妃自入宫便受隆宠帝恩,那会儿落得与其他妃嫔一个待遇,自然不少冷言闲语欺到她耳朵里。
落差使人绝望,而绝望,容易诱人犯错。
避暑山庄内的一场骤雨,她与入宫前便生过情愫的赵姓官员有了私已。也便在那一回后,她发现自己怀了身孕。
妃嫔与人私通,是诛九族的大罪。惊惶之余,太后急中生智病了一回,到底惊动了闭关的先帝爷。
先帝赶去探望她,并在她宫里留宿两晚,之后,敬事房添了一笔御幸记录。
于是歪打正着,借那回的承宠,原本的惊吓变成了企盼,如若生下男婴,九成便是帝储之选。
然而事情总不如人意,后来她生的确实是个男婴,只可惜那男婴,是个六砋。
六趾,在一般人家尚且会被视为不祥,更何况皇室。
所以事情的最后,太后弄来个死婴,再把亲生儿子偷摸送出宫去,当作赵阁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