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赵蔓箐有些意外,沈玉娇几乎从来不关注政事儿,为何今天会跟自己讨论这样的话题?
沈玉娇到没有隐瞒赵蔓箐,接着道:“那天听我大哥说,前些日子父亲被御史上了弹劾的折子,理由居然是自古朝臣文武不联姻,枢密院的彭大人也跟着上了弹劾折子,说我姐夫和我父亲是姑舅,哪里能够同时留在扬溪地?虽说我姐夫并不算守着扬溪地,可这金门路转运使,尤其是那联运港,毕竟紧连着扬溪地,那天南平王妃游春也给我下了帖子,我就觉得事儿没有那么简单,找了我大哥,我大哥说让我放心去,我也没多想,现在想想,这事儿肯定不简单。”
枢密院彭大人附议?赵蔓箐想起那天听到的彭大人嫡女说的事儿,眉梢儿挑了挑,这彭大人所在的枢密院,可是正经事关国家军事的地方,听说司马房最近又跟户部闹得不可开交,皇上要委派大皇子煦王去北地……
这么明显的圈套,赵蔓箐想到了什么,心里一沉,这么明显的圈套,显然不会是大皇子煦王的做派,大皇子虽然没什么本事,头脑听说也不算聪明,可他的幕僚、门人们,却不乏聪明之人,毕竟继承大统,嫡、长、贤三个条件,大皇子煦王就占了嫡和长两条,贤不贤的,这又有谁能说得清?朝中之人更多的是头脑刻板、严格依照规矩思考之人,所以,这些不会是大皇子煦王的意思。
那会是谁?赵蔓箐瞄了眼拧着眉头愁思的沈玉娇,这是想把威远将军调回京城!?如果沈将军回了京城,扬溪地驻守之人自然要再委派一个将军,丰国除了威远将军之外,还有镇国将军以及长乐侯府,镇国将军携家带口驻守北地,只有长乐候在京城,可长乐侯府魏老太爷早已年迈,儿子孙子们,没有一个成器之人,也许,不是不成器,而是守拙?
“你也别太信担心了。”赵蔓箐安慰了一句,拉了拉沈玉娇的衣袖,见她转回头看着自己,笑着道:“再怎么样,你大姐和哥哥也不会看着沈将军有什么的,再说,这会儿弹劾文武不联姻,也没什么用,皇上早就御赐了你家大姐‘持家有方是贤内助’的名头,现如今弹劾,也动不到你父亲和你大姐,至于说南平王世子,那就更动不得,他委任联运港转运使,不也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谁有错,皇上也错不了,圣旨还能有错的?”
沈玉娇眨了眨眼,一脸的糊涂和茫然,赵蔓箐笑着继续道:“所以,既然这些都是皇上的意思,那么,他们现在的动作,无非就是眼红,给你父亲和你姐夫添点堵罢了,我倒是觉得,威远将军如果回京,反倒更好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