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苏氏和来探望的孔老夫人一并落泪--赵氏昨日来了,今日在房里休息,差了得力的郭妈妈过来探望。
孔连捷对苏氏百般哄慰,连连自责,都是自己的不是,苏太太也劝女儿“不可再伤心,否则就伤了姑爷的心”,苏氏委委屈屈收了泪,转而向孔老夫人道歉:“儿媳不懂事,让娘担心了。”
孔老夫人安慰:“你是个好的,是你男人的不是。”又对孔连捷板着脸:“再敢惹你媳妇生气,拿大棒子打出去!”
孔连捷唯唯诺诺,自此搬回苏氏院子,每天回府便陪着苏氏,不看小妾一眼;吩咐小厨房,精心伺候苏氏饮食,府里没有的只管出去买;把长春院的账册、银子和花名册交到苏氏手里。
苏氏不肯接,“妾身只是在府里学过,没有真刀实枪管过事,偌大院子数十仆妇,精力又不济,只怕出错。不如等明年春天,妾身生了孩儿,有娘和嫂子带着,夫君陪着,再慢慢接手不迟。”
这话说得稳妥,孔连捷非常满意,拿出自己的私房银子八千两,去京城最好的银楼打了一套赤金镶祖母绿凤凰纹头面,分心、顶簪和挑心上七颗绿宝石绿汪汪的,最小的也有龙眼大,珠箍十余颗指头的宝石一般大小,金灿灿耀人眼目。
当初下聘,孔连捷送了苏氏一副赤金镶红宝石祥云纹头面,也是难得的缅甸宝石,花了六千两,现在一瞧,还比不上这套。
苏氏自是惊喜,挺着大肚子亲自下厨,指挥仆妇做了一桌孔连捷爱吃的菜肴,要了好酒,向他道谢。
自此苏氏安心养胎,孔连捷这才有精力处理其他事情:
按照他的决定,娴姐儿被禁了足,不出院子一步。娴姐儿也不吵闹,安安静静的做针线,读书习字。
昭哥儿日日去找姐姐,院门口的仆妇拦着,他发起少爷脾气,踢了仆妇几脚,跑进娴姐儿院子,无论如何不走了。
孔连捷知道了,把昭哥儿狠狠训斥一顿,想带着他到外院开院子,可临近年底,天寒地冻的,只能翻过年再办。如今他日日陪伴苏氏,无暇顾及儿子,娴姐儿又不在,便把昭哥儿送到祖母院子。
昭哥儿立刻按照秀莲和徐妈妈的吩咐,吵着“要姐姐”。孔老夫人说,“姐姐在家里做东西”,昭哥儿不像小时候那么好哄,病怏怏的饭也不吃。孔老夫人年纪大了,受不得这个,只好做主把娴姐儿也接过来,姐弟两人安顿在老夫人的厢房。
娴姐儿搬来第一天,把弟弟打发睡了,单独跪在孔老夫人面前,“孙女行事鲁莽,让祖母费心了。”
孔老夫人非常罕见地没有让孙女“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