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傻眼了,差点说出‘书上并没有写’这样的话。
包惜惜懵懵的样子看得沈子清不自觉笑了,再次告诉她自己有个小四岁的弟弟,因为年纪还小,一直跟着母亲在省军医院生活。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大院里的人都知道。包惜惜回来也快两个月了,他没想到她竟然不知道。
虽然有个弟弟,但他确实不知道父母偏薄是什么感觉。因为他们全家,不管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抑或是外公外婆,对他和弟弟都一样的。所以他没办法回答包惜惜这个问题。
包惜惜觉得自己需要缓一缓,沈子清还有个弟弟这件事太让她意外了。
有弟弟在还没开始计划生育的年代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她之所以会觉得意外,主要还是因为自己被那几万字原著小说局限了思维。
两人没再继续这个话题,沉默走了一段路后,轮到沈子清突然开口。
“以前的事就不要想了,你现在已经回到亲生父母身边,他们只有你一个孩子,要偏心怎么也是偏心你。”
沈子清误以为包惜惜会突然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知道了谢兰兰的事从而感怀自身。
包惜惜当然也理解到了他这番话背后的误会,嘴角有些不受控制想上扬,不过还是极力抿着嘴忍住了。
她不能打击小朋友的纯真和善良。
沈子清又催促她快走,并自己率先加快了步伐。
包惜惜小跑着追上,和他解释自己并没有想以前。
沈子清说知道了,耳尖悄悄爬上红晕。
安慰人这种事显然不常干,说出来后自己都觉得别扭。
两人到了学校没多久,上课的钟声就敲响。
早读课上,包惜惜打开语文课本准备开始自己的鱼目混珠之际,发现同学们都在背昨天刚学的那两篇古诗——《山行》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如此巧合必有蹊跷,包惜惜当即向同桌杨小桃请教,为什么大家今天都在反复背这两首古诗。
杨小桃表现的很吃惊,然后有些担心问:“你昨晚回家后不会是没背吧?”
包惜惜:……
她可以说猜对了吗?
杨小桃也看出来了,催促她抓紧背,语文老师每次教完新古诗词后,第二天上课都会先检查同学们是否有背下来。
包惜惜明白了,嗯了声,也开始装模做样小声背诵。
杨小桃担心她会因为太过紧张以致背不下来,小声安慰:“别紧张,好多同学也是早读课才开始背的。”
身为从上幼儿园大班起就被逼着背诵唐诗三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