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说说罢...”就在这时,外间郑贵得了师父王荣的嘱托,特意偷偷来和晴雯搭话。
晴雯斜了他一眼:“你倒是说清楚,是什么事啊。”
“晴雯姑姑不知道,官家之所以过来慈元殿就不痛快,是因为被宫中几位娘娘纠缠...官家眼里只看得到皇后娘娘,其他娘娘总找机会撞上来,他肯定心烦呐——如今到娘娘这里,依旧有这样的事儿......”
“晴雯姑姑与皇后娘娘分说,叫皇后娘娘哄哄官家...只消皇后娘娘多体恤官家几分,官家保准龙颜大悦!”
“官家龙颜大悦,你们这些人便轻松了,对不对?”晴雯一下点明了要害!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自己着想?晴雯也不反感大家为自己,只不过不喜欢郑贵总是说的冠冕堂皇的样子,即使她知道这样是无法避免的。
晴雯想了想,道:“事情我与娘子分说,其他的就罢了,娘娘哄不哄官家的,我一个宫女也管不到娘娘。”
虽然官家很厉害,但晴雯肯定还是站在杨宜君这边的...而且在宫里呆了这段时间,她也算是看透了,官家这是被自家娘子吃住了——说实在的,她是不知道官家的威风,毕竟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她过去相见还见不到呢!但对着自家娘子这般,死死被吃住了,那她就见得太多了。
见怪不怪,游刃有余。
晴雯寻了个机会,偷偷把事情给杨宜君说了。杨宜君知道之后,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继续和高溶说刚刚在说的事:“...天下初定,事务繁多,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忙的完的,欲速则不达,只能慢慢收拾了。不过有一样,此时再拖不得了。”
杨宜君要和高溶说的是封功臣的事。
其实之前,每有什么功绩,高溶就会封赏臣子一番,所谓‘功必赏’。
但在天下一统的当下,对所有文臣武将进行一次顶下位分一样的大封,这是很有必要的...这其实就相当于对所有臣子的一次定性,就像唐太宗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高溶作为大燕皇帝,有辅佐他一统天下的二十四功臣、三十六名臣、四十八公...又有什么奇怪的?
这一次给辅佐他的文臣武将定了性,今后史书记载肯定也会把他们放在本朝的最前面——真要说起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时,肯定有当时名声和他们不相上下的人物,但最后都没有他们在后世名气大!
所以,文臣武将们很看重这个,真的一点儿也不幼稚,不是小孩子在争糖果吃!这可是关系到流芳千古的大事...他们这些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就是图生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