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许多。
当年,谢蕴之只会板着脸将她关进书房,一笔一划地盯着她。稍有不好就横眉冷对,冷言冷语。虽然如今细想来,谢蕴之其实也算尽心。但她当年年纪小,哪里受得了那般委屈?
王玉溪倒好,一上来就斯斯文文地摆了她一道,榻几都摆好了,她总不能视而不见罢!本就是来习字的,倒不如先摹写经文等着他来。如今他来了,拿了她摹的字去看,帛书在手,也是甚么都不说,不冷脸,不凶她,不评论她的字。只是客客气气地解释,“只怪溪棋差一招。”这样说来,他也是赶鸭子上架的可怜人!她要是再有甚么不满,可是真的难为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 独处哎……
☆、复为帝姬 第十九章
盯着王玉溪,周如水真是有气无力。她想,既然躲不掉,偷个懒总是可以的罢!她的手腕都酸了!
想着,周如水微微抬起了下巴,乌发似缎,肌肤赛雪,在王玉溪不动声色的注视中,红唇轻启,慢腾腾的,极娇极软地说道:“世人皆知三郎的琴音妙极,却怎么,我却要随三郎习字了?!”
听她这么问,王玉溪轻轻一晒,莞尔道:“小公主曾言,幼时学乐于鶣弘,学琴于师欉。此二人皆乃此中大才,如此,溪已无甚可教的了。”
见他自谦,周如水轻轻一笑,眯着眼道:“名师也不定都出高徒,吾初学琴时,亦曾遭兄长狠狠笑过。”说着,她俏生生地朝王玉溪眨了眨眼,继续缓缓地说道:“彼时,兄长曾言,某生尤为似我。道是某生素善琴,尝谓世无知音,抑抑不乐。一日无事,抚琴消遣,忽闻隔邻,有叹息声,大喜,以为知音在是,款扉叩之,邻媪曰:“无他,亡儿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音,闻之,不觉悲从中耳 。”
公子沐笙是在说,某先生平素喜欢弹琴,曾道世上没有他的知音,总为此怏怏不乐。一日闲来无事,他又弹琴消遣。忽闻邻府有叹息声传来。他顿觉遇到了知音,便敲人家门问是怎生回事。隔壁的老妇人道:“未有什么,不过死去的儿子生前以弹棉花为生,今日听君琴音,酷似吾儿弹棉花之声,闻之,不觉悲从中来。”公子沐笙是在笑话初学琴时的周如水,琴技不怎么样,却还自以为了得。
王玉溪的眉梢微微扬了扬,看着小姑子一脸稚艳娇娆,透澈灵动的眼中如有潺潺流水。他轻轻地笑,片刻,手指轻敲着案沿,慢腾腾地,了然地说道:“小公主若要贪懒,也可下月初五誊了整本《长短经》再来。”
他的语气很温和,声调也很轻,周如水却似被踩着了尾巴,她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