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照片。
“这件藏品来自于社会捐赠,捐赠者的父亲曾是民国时期的一位爱国将领——据捐赠者讲述,这幅作品是她父亲平生最钟爱的,他和刚才提到的那位晚清名臣方启正是师生关系,据说这幅字也是方启正所赠……”
平平的讲述并没有什么起伏,讲的人只是在背稿子,听的学生们大半也不会记得很久,他们的时间不宽裕,听完这段介绍就跟着志愿者一起参观别的展厅去了;展柜前的位置腾出来、重新变得安安静静的,尹孟熙和肖至一起走上前去,总算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
董玄宰的书法当然很值得欣赏,可当时尹孟熙的目光却不知道为什么被铜牌边陈列的老照片吸引了,那大概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纸质已经有些泛黄,只是画面中人物的脸孔还很清晰,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约莫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明明已经不能算青春年少,可还是会让第一眼看到他们的人赞叹他们的美丽。
——真的很好看,就算是很简朴的衣着也无法遮蔽他们的出挑,不仅是漂亮到让人难忘的外貌,而且更是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气质,端正而冲淡,平和且优雅,他们一定出身于很好的家庭、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在非常优秀的父母身边长大。
……真好。
明明是完全陌生的脸孔,尹孟熙却莫名觉得似曾相识,他们生活于截然不同的时空,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更不会清楚各自的既往与将来。
可心里还是……有种近乎玄妙的震动。
她没说什么,就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抬起头看肖至的时候才发现他也有些出神;他们对视了一眼,双方都有些怔愣,后来又以一种奇怪的默契保持了沉默,在一阵短暂的驻足后转身从展柜前离开,临走前看到旁边的铭牌上写着一行小小的字——
“捐赠人:徐霁时、徐霁洲”。
作者有话说:
如果真有所谓前世今生,希望他的心愿也能实现一次
第51章 加班
从博物馆回来以后尹孟熙工作起来就更卖力气了。
其实她的专业在本质上会让她的思想跟肖至存在天然的壁垒:新闻归根到底是一个向前看的东西, 而古代文学却始终是向后看,社科和文科在处理问题上的核心思路也有很大不同,实际上她很难真正使用与他相同的方式去思考世界。
……可她又非常希望能帮上他一点忙。
他的愿望很大, 是要去影响很多人既有的观念、改变一种社会性的文化现实;同时他的愿望又很小, 只是想让自己喜欢的东西被更多人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