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周大芳挑剔,眼光高之类的,也不看看自己水平,要不怎么这么大了还找不到婆家,周大芳本来就有些不快,这下更是吃完饭一句话不说就去床上躺着了。
林新珍过去坐在床上叫她,“大芳,大芳?”
她一声不吭,只在被子里动了动。
林新珍继续柔声说:“大芳,你别生气,妈会操心再找个好的给你!”
周大芳蹭地从床上起来说:“算了,好不容易介绍个好的给我,结果是有病骗我们的。我也不找对象啦,听说人家大城市都结婚晚,我想去外地打工!”
“去外地打工都苦着呢,一般咱们这里出去的人都是去南方工厂里打工,上的都是三班倒。你又没技术,干的是最低层的工作,听说连上个厕所都得小跑着去。”周猛劝自己女儿。
“再苦还能有咱们农民苦?看村长他家闺女长得还不如我呢,人家不也找个不错的女婿,说到底还不是咱们家穷嘛,我不怕苦,只要能挣来钱就成!”
林新珍也觉得对不起女儿,让她白欢喜一场,哄她,“你看电视上那么多被骗走的,现在一个人去可不成!就是想去,也得等村里春节在外打工的回来,我们问问情况再说。”
周韵觉得这样正好,魏大安的事竟然激起了周大芳的志气。其实她的思路是对的,他们这里人多地少,除掉一家吃的粮食,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要想挣钱,除了副业,还是要走出去。
世上的人分为多种,一种高瞻远瞩,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一步步向目标迈进,自然成绩不菲,一种是随波逐流,人家怎么样自己就怎么样,得过且过,无疑周大芳属于第二种。没有意外,一辈子就混着过去了。
现在有了外因,从而激发她的上进心,也激发一家人同仇敌忾,从一方面来说,这是好事。
“让我姐去城里做小吃卖吧,她手艺好,挣钱不成问题。”周韵前世创荡认识一对卖油饼的夫妇,就靠早晚卖饼,一家在城市买了新房,两口子过一段还抽时间去外地游玩,过得很是潇洒。
周大芳爱吃,做得也好,前几天一碗没什么调料的面条都被她做得香喷喷的,这是周韵想出来最合适她的发财门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自己挣来钱,会有更大的信心和成就感,就是以后出嫁了自己有本事挣钱也让人高看。
周大芳眼睛一亮,“行啊,我就去做吃的卖,不给人家打工。反正总比在家种田强。”
“你们都是想一出是一出,做生意哪有那么好挣的?那都要能说会道,还要脑子灵活才成。”一家人都是老实的种田人,以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