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国威,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
这些寻常百姓可没有军人那班的骨气,为了自己的性命安危,他们什么都可以妥协,也恨不得朝廷赶紧妥协,立马妥协,最好明天就让夏国退兵。
朝野内外流言蜚语屡禁不止,燕国俨然成为一盘散沙,不仅如此,甚至隐约还有原齐国人仇视燕国人的情况。都已经成这样了,如何作战?
哪怕军中对夏国还是一如既往的仇视,但是光靠这些军队,能顶什么用呢?
司徒恭哪怕不愿承认也不行了,如今的燕国,已经比不上夏国了。
服输很难,但司徒恭不是输不起的人。早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便输嫡兄许多,可是他隐忍了十年,最后还不是将一种兄弟踩在脚下?
他不可能一直都输。
眼下他是及不上夏国,但是一年之后呢,两年之后呢?他不信到时候燕国还掌握不了火炮的技术。只要有了火炮,夏国的威胁便会荡然无存。
眼下先蛰伏,实在是不得已之举。
最终,燕国还是同意议和。司徒恭甚至做好了夏国狮子大开口的准备,不料夏国要的并不多,只要了此次的军费开支,以及修缮江陵府费用,在之后面没有了,还有一条不太引人注目的——取消一切关税,夏国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在燕国境内自由流通、买卖。
这与当初齐国的境遇,何其相似?
司徒恭反复摩挲着国书,心中久久不能平复。
不,还是有不一样的,最起码,他绝对不会沦落到齐皇那样的境地。
接下来这几年,燕国上下都该好好理一理了。
燕国朝臣郁郁不得志,夏国这边的大臣们却因为打了一场翻身仗,格外扬眉吐气。
回京的途中,萧瑾还见到了穆寒一众人。
当初一万多的朱雀军,如今只剩下三千。
穆寒是过来请罪的,当初是他率领朱雀军向萧瑾请命,如今人都没了,也怪他安排不周。
那日挑拨了燕国军中关系之后,朱雀们本可以趁乱,全身而退,谁知燕国人竟然如此狠毒,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屠杀之下,只有一小部分人突出重围跑了出来,余下大多葬身敌营。
这些事儿,穆寒每每不敢细想,但却万分自责。
萧瑾不能怪他,也从未怪过他:“与你无关,恨只恨燕国太心狠手辣了。他们枉死在敌国军营,朕回京之后会给他们立个长生碑,让他们享受万民香火,也让天下人知道他们的功劳。”
长生碑不过是个念想,萧瑾只是不希望他们在不明不白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