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的装修简约大方,重在干净。
店名取自两个孩子的名字:天瑜饭馆。
传单早在前几日,殷音就雇了人去发,在工地和学校那边也做了宣传。
殷音相信蒋建国的厨艺,给他提出的要求是干净卫生。
因为殷音周一到周五需要到学校教书,蒋建国当大厨,殷音又雇了一个人来管账。
是邻居一个大妈的儿子,大妈的丈夫很早就意外去世,留下的唯一的儿子林学东虽然聪明,但因为身体不好,又要照顾母亲,初中就辍学了。
因为身体不怎么好的缘故,林学东重活干不了,轻松的活,人家又看不上他的学历,再加上他需要一份距离家近的工作,好照顾母亲。
当邻居这么多年,殷音知道林学东这孩子不错,肯吃苦努力,人也孝顺,聪明圆滑又不贪小便宜,也没有那些歪心思。
所以殷音就请了他来管账,开的工资也不低,林学东自然答应,对她也很是感激。
于是,天瑜饭馆就这么开张了。
新的就餐模式,便宜多菜色的搭配,蒋建国的好厨艺,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第22章 :重男轻女的妈妈(22)
“新城开发区,一百三十六份盒饭是吧,要配什么菜色请说……”
“阳城中学806宿舍就六份,好,马上送去。”
“老板,给我来一份快餐,鸡肉加油麦菜,再来一份汤。”
“好,马上来。”
“……”
天瑜餐馆,一到饭点,到店来用餐的人络绎不绝,打电话来订餐的人也很多,电话不停地响。
距离天瑜餐馆开张,差不多快过去一个月,生意也越来越好。
蒋建国是主厨,林学东管账,还雇佣了两个人送餐。
“老婆,我们这个月竟然赚了一万六千多。”当晚,蒋建国欣喜地看着这个月的收入,难以置信,表情傻愣愣的。
这一万六千多,是净收入,减去了食材费用,三个员工的工资。
要知道,九十年代,一个月三千工资已经很不错了,之前蒋建国在餐厅工作,干了几年,一个月也不到四千。
不是餐厅老板的原因,是当今行业工资就是如此。
“这个月还只是刚开始,接下来会赚得更多。”殷音也很高兴,有钱谁会不喜欢,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万万不能。
殷音把蒋瑜拉到自己的怀里,揉了揉她的头发:“小瑜,看,爸爸妈妈有钱让你去读中学了。”
“嗯,谢谢爸爸妈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