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的好,刘秀出落的越发水灵,能识字会画画,早就想撮合刘秀和自家儿子,如今见着因自己早些年瞧不起人,害的如此优秀的闺女落不到自己家,也懊恼的很。
“唉,不成就再给乐儿寻门亲事。”王掌柜叹气,他家王乐若不跟刘家比,条件还是很不错的。王乐家境殷实,还是个童生,想跟王家结亲的人家不少呢。
“你我都多留意留意吧。”胡氏也跟着叹气,不知道多惋惜,却还怀着一丝丝希望,道:“秀秀她娘说要把秀秀留到十八岁再出嫁,这不还有三年么?说不定这三年里头有啥转机,谁都不知道呢。”
“能有啥转机?”王掌柜声音闷闷的,道:“她那二叔和弟弟,你又不是不知道,个顶个的争气。我瞧刘清三年之内,必中秀才,刘裕更是前途不可限量,指不定就做官去了。秀秀将来成了官家小姐,身价只会水涨船高,寻的婆家越来越好。”
胡氏被王掌柜这么一说,满腔希望顿时破灭,夫妻两人又为王乐的婚事发愁起来。
胡氏磨着牙,有些恨铁不成钢,道:“咱乐儿要是有刘家那俩一般争气就好了。不说中举,就算是中个秀才,这亲事也不会这般难说了。秀秀娘我是知道的,疼秀秀的很,咱两家本就关系好,她要是把秀秀嫁过来,定没有那婆媳不和狗屁倒灶的事,从这层上讲,咱家占尽了优势。可惜乐儿不如人家,唉……”
胡氏这么一说,倒是把王掌柜点醒了,道:“刘家那俩争气,除了自己肯努力,估摸着也是名师出高徒。我听说今年他们上的那私塾还出了个举人,似是那章夫子的孙子。同年出两个举人,可不得了,想必那章夫子教学有方,弟子们才这样争气。要不,咱把乐儿也送去读书,叫他跟刘家人多学习,兴许能让乐儿学业大有进步。”
胡氏一拍手,笑道:“多亏你脑子活,我竟没有想到这一层,只以为是刘家孩子争气,没想过名师出高徒。”
王乐如今就读的私塾,其老师也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当初还是王掌柜千挑万选才选中的,就奔着那举人老师去的。城里私塾大多数都是考不中举人的老秀才开的,只有几家有举人当老师。
普通老百姓只觉得是个举人就厉害的很,殊不知举人同举人也是有区别的。
本朝初年,历经战火人才凋零,科举便松了很多,为的是多纳人才为国分忧。故而本朝初年的科举是很好考的,城中大部分老举人都是在那个时候考中的。后来官员充实,科举变得正规难考起来,那些老举人本就水平有限,再往上考实在考不出什么,便纷纷寻别的门路。
王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